(記者:馬闐雪)過去一年,張家川“紅花牛”養殖紅紅火火、牛氣沖天。在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的好時節,畜牧產業又添了新動向——兔產業養殖逐漸從獺兔向肉兔轉變,肉兔養殖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產業鏈延長新增兔肉熟食加工環節,新門店落地張家川,“兔兔”跳進本地市場,躍動致富“新路子”。
位于張家川鎮陽上村的金旭升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是一家有著二十多年養兔經驗的老牌合作社,據合作社負責人馬玲玲介紹:“我們當時是抱著嘗試的心態,在養殖過程中發現兔子養殖周期短、繁殖率高,再后來也有人上門收購兔皮,才知道兔子實用價值高。”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現如今的金旭升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經發展成了張家川養兔行業頗具規模、經驗豐富的合作社,其獺兔穩定銷往四川、河南等大型市場,不僅為本地群眾就近務工提供了就業崗位,還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分紅7萬余元。
近年來由于兔產業交易市場發生著從皮毛需求量大到兔肉大受歡迎的轉變,加之合作社在早前幾年有過加工兔肉熟食的經驗,站在市場變化的風口上,合作社延長產業鏈的信心不斷加深,將兔肉熟食加工業落實到張家川本地,從本地門店開始積極嘗試。
為了保障產量,合作社在原有兩棟兔舍的基礎上今年新增兩棟現代化兔舍,合計3000余平方米,從山東省青島市引進的種兔為名叫“伊拉肉兔”的雜交肉兔,一年出欄量可達五萬余只。只見兔舍里成年肉兔體型圓潤、毛色雪白,幼兔繁殖量可觀,目前的肉兔存欄量為8000余只,據悉,一批肉兔從成長到出欄的周期為3.5個月。
口味口感要適宜大眾群體,才是市場發展的導向。合作社負責人多次前往四川、福建等地考察學習兔肉加工技術,并從福建請來了技術指導,從兔肉脫水、烹炸、烤制到各類熟食制品的調料配方進行專業化的指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與試營業,其兔肉熟食受到食客的一致好評。
“未來,我們合作社將持續推進肉兔養殖規模化、兔肉加工精細化,提升兔肉品質,帶動張家川縣兔產業養殖集中發展和統一銷售,帶動更多群眾特別是婦女實現就業增收。”馬玲玲說道。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