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的召開引起了熱烈反響。為全面準確、系統深入宣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市委八屆八次全會和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將全縣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開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欄目,組織記者深入一線采訪報道,通過全媒體采訪、“改革新實踐——黨組織書記訪談”、“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等專題,圍繞落實全會精神談認識、談舉措、談實踐、話發展,以微鏡頭折射大背景,全面展現人民群眾生活實實在在的變化,持續營造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濃厚氛圍,激勵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把進一步深化改革戰略部署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張家川實踐的強大力量。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bd4a0edea61a4807.jpg)
金秋五谷香,玉米青貯忙。眼下,張家川縣12萬畝飼料玉米已陸續成熟,進入收獲期。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560ac68035575412.jpg)
連日來,張家川縣畜牧中心聯合各鄉鎮積極協調機械、人力,采取一系列助農措施,確保不誤農時農事,全面啟動飼料玉米青貯工作。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60fd6d10b788672c.jpg)
9月初,走進張家川縣大陽鎮的飼料玉米地里,青貯工作正在田間地頭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大型青貯玉米收割機和運輸車正開足馬力在田間來回穿梭,隨著隆隆的機器轟鳴聲,一排排兩米多高的玉米瞬間帶棒被收割、粉碎成2厘米左右的青貯飼草料,一輛輛裝滿青貯玉米的運輸車滿載而去,群眾喜笑顏開,田間地頭呈現出一幅喜慶的豐收畫面。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22bad89dfe4ce699.jpg)
今年以來,張家川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立足“生態功能型+農業優先型”定位,深入實施畜牧擴量提質行動,一體化全產業鏈推動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按照“穩糧、興經、擴飼、強畜”的發展思路,堅持以養定種、種養結合、草畜配套,加快現代飼草體系建設,構建糧草兼顧、良性互動、優勢互補的新型農牧業結構,促進草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民增產增收。今年全縣落實飼料玉米種植補貼9.2萬畝,涉及全縣15個鄉鎮,建成了劉堡鎮、馬關鎮、馬鹿鎮3個萬畝種植基地和9個千畝種植示范基地,全縣現代飼草種植規模化程度有了質的飛躍。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9a687910ecb84f57.jpg)
張家川縣畜牧中心高級畜牧師沙鳳琴說,今年全縣計劃收貯玉米12萬畝。目前,已進入飼料玉米青貯的黃金時期,我們搶抓有利時機,利用東西氣候差異,合理調配收貯機械,成立青貯工作技術服務隊,指導全縣種植收貯主體,嚴格把握飼料玉米青貯技術要點,注重品質,應收盡收,大概10月下旬完成收割貯藏,預計青貯飼草50萬噸。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專業技術優勢,重點做好“收、貯、用”等環節的服務工作,深入養殖場戶、田間地頭,對收割、貯藏、飼喂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指導服務,確保全面完成今年青貯任務,為全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縱深推進畜牧擴量提質行動。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ff612bfec5a64ea6.jpg)
“這幾天,天氣晴好,玉米棒子也剛剛成熟,正是青貯飼草的最佳時機。”甘肅西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馬亞西組織大型機械穿梭田間,經過收割、揉絲、打包,一行行玉米變成了一個個滾圓飽滿的飼草包。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e1023ea66e7adc37.jpg)
“有了這些飼草,2800多頭牛過冬就有了‘口糧’。” 川恒農業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付佳敏介紹道。川恒農業目前牛存欄2800余頭,為搶抓飼草收貯黃金節點,全面開啟2024年飼料玉米收貯工作,我們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訂單”的模式進行收購,今年計劃收購3萬余噸青貯飼料玉米,截至目前,已收購2萬余噸。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f3765cfbe17f6c45.jpg)
今年大陽鎮緊緊圍繞“糧草兼顧、農牧結合、種養加聯動”的產業結構思路,借助糧改飼、撂荒地整治等政策措施,積極探索出了一條“種養結合、以種帶養”的產業發展新路子,形成了“旱作農業—糧改飼—牛羊養殖—有機肥料加工—綠色農產品生產”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為實現產業增產、農民增收、土地增效、生態增強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些地塊是我今年春天流轉過來的,共450畝,全部種上了飼草玉米。今年收成好,預計能收2000多噸。” 在永盛茂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只見集中連片種植的飼料玉米鋪滿層層梯田,長勢良好,秸稈粗壯、枝葉茂盛。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f5cafb9ed2f46732.jpg)
作為牲畜飼草料,青貯飼料玉米柔軟多汁、適口性好、利于長期保存,因此,深受種植戶和養殖戶的歡迎。“為了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禁牧政策,我們合作社今年種植飼料玉米400多畝,計劃收購周邊農戶種植飼料玉米800多噸,預計青貯飼草2000余噸,牲畜過冬再也不擔心了,目前,已完成青貯全株飼料玉米1000余噸。”張家川縣隴牧源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李五丹說道。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d2afb41a1b03c6d1.jpg)
據悉,張家川縣今年預計收貯飼草面積12萬畝,青貯50萬噸飼草,目前飼料玉米收貯在即,縣畜牧中心積極籌備收貯各項工作,成立飼草收貯項目領導小組,負責項目統籌安排、組織協調、技術指導等工作;壓實飼草收貯任務,分解各鄉鎮收貯面積,明確實施主體,協調調配全縣84臺飼料玉米收割機組建了社會化收貯服務隊伍,制定了《全株玉米青貯制作規程》,成立了飼料玉米青貯技術服務小組,按照全縣氣候差異,自西向東開展收貯。
![](/Files262/BeyondPic/2024-9/5/24090515093ef266f95125eb7b.jpg)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