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放大縣慶效應、乘勢而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為了全面總結2023年工作,科學提出今年全縣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1月12日,中國共產黨張家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確定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為目標,深入實施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為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網站、“印象張家川”等媒體平臺特開設【聚焦全委會 共謀新發展】專欄,通過開展不同視角的報道,引導全縣各級干部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會議精神實質,激勵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上來,進一步堅定信心、鼓足干勁,迅速動起來、干起來,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張家川實踐新篇章。
![](/Files262/BeyondPic/2024-2/2/2402011531790c194cd64cd68e.jpg)
近日,恭門鎮組織干部深入學習張家川縣委第十四屆五次全體會議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謀劃布局2024年全鎮各項工作任務,帶動全鎮群眾共同致富,創造宜居宜業和美家園。
![](/Files262/BeyondPic/2024-2/2/240201153144f1a328d2f90259.jpg)
恭門鎮黨委書記妥寶玉說,2024年,恭門鎮將緊扣全縣“4+2”現代產業體系和縣委“十大行動”,全力以赴抓招商、落項目、興產業、夯基礎、惠民生,立足打造張家川縣東部產業強鎮、生態文旅小鎮。
![](/Files262/BeyondPic/2024-2/2/2402011531768ae8769155ddec.jpg)
一是抓產業、促發展。著力打造小麥良種培育基地、馬鈴薯綠色原種基地、當歸中藥材種植基地、東部肉牛繁育基地。
二是守底線、促振興。嚴格執行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1+4”幫扶機制,堅持走訪排查,落實各項幫扶措施,確保底線任務不出問題。
三是抓項目、促建設。堅持項目為王、實干為要,全力以赴抓招商,扎實推進項目建設。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漁樂天河持續提質增效,隴道水畔頤樂園旅游項目已投入使用,新建東部建材廠、東部觀光農業產業園,靈臺村地質災害搬遷等項目。
![](/Files262/BeyondPic/2024-2/2/2402011531f8cdde03489644ce.jpg)
四是惠民生、增福祉。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示范村4個,力爭打造省市縣和美鄉村各1個,以爭創省級文明鄉鎮為抓手,掀動鄉村建設水平再上新臺階。
![](/Files262/BeyondPic/2024-2/2/24020115312659aa3da339dc68.jpg)
五是強法治、穩大局。持續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落實基層網格化管理制度和鄉村十大排查行動,天河村爭創省級“楓橋式”基層黨組織。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