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家川縣恭門鎮充分發揮“積分超市”作用,將積分事項和村規民約覆蓋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圍繞環境衛生、鄉風文明、村級事務、產業發展等方面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與積分管理細則,最大限度激發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引導村民的思想觀念從“要我做”到“我要做”轉變,運用“積分制+”,推動移風易俗,促進環境整治,樹立鄉風文明,繪就鄉村治理新畫卷。
走進恭門鎮天河村“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映入眼簾的是各類貨品,小到紙巾、剪刀、洗衣液,大到床單、被罩、水桶、菜板,全都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在這里,每一件商品標注的不是價格而是分值,前來“采購”的村民不用付款,僅憑手里的“積分”就能兌換貨物。
“今天我用積分兌換到了鍋鏟和香皂,村里實行的這個積分制實在是太好了,如今村里的變化太明顯了,大家都自覺愛護環境、破除陋習,主動參加村里組織的活動……”四組村民楊香兒在積分超市兌換到了喜歡的生活用品,她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
2018年以來,恭天河村堅持以“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建立了“巾幗家美”積分超市,運用“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模式,不斷引導廣大婦女群眾弘揚孝老愛親、鄰里友善、勤勞創收的家庭美德,以參加各類活動和公共服務攢積分,激發了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活了鄉村治理的“一池活水”。天河村黨支部書記毛茅表示,積分超市的宣傳和使用,讓村民的幸福感不斷提高,向先進學習、爭當先進的氛圍也越來越濃厚。
天河村不斷挖掘身邊典型,培育文明鄉風,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婆媳”“五星級文明戶”“最美庭院”“書香家庭”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推選一批群眾認可度高示范引領性強的道德標桿,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群眾爭做文明新風尚的倡導者、傳播者和踐行者。
寒假到來,天河村小螞蟻志愿服務隊的隊員也忙碌了起來。天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電子閱覽室里面,志愿者們教初中的學生使用電腦搜索各科知識要點,輔導小學生做好寒假作業,引導小朋友閱讀繪本故事,喜歡玩跳棋的在志愿者的陪伴下玩得不亦樂乎。有了志愿者們的暖心陪伴,孩子們可以度過一個溫暖快樂的假期。
恭門鎮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深受廣大群眾喜歡的文明實踐活動,切實提高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質,讓文明新風吹拂到各個角落,溫暖人心,傳播文明,浸潤百姓的生活。
恭門鎮黨委副書記付義宏介紹說,恭門鎮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引導黨員群眾孝老愛親、崇尚科學、鄰里和諧、誠實守信。投資52萬元,改擴建村級活動陣地,依托農家書屋和文化長廊,制作文化墻16面,設立村級宣傳欄27個,固定標語牌8個。建立健全“一約五會”制度,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組織開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婦”等各類評選活動27次81人,通過榜樣的力量,示范帶動全民參與和美鄉村建設,提升群眾思想道德內涵。開展豐富多彩、主題鮮明的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在全鎮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同時,積極吸納老黨員、退役軍人、待業大學生、返鄉大學生等60余人,組建小螞蟻志愿服務隊伍28支,運用道德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平臺,講“鄉音”說“土話”,推動鄉風文明真正內化為新型理念、外化為自覺行動。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