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放大縣慶效應、乘勢而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為了全面總結2023年工作,科學提出今年全縣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1月12日,中國共產黨張家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確定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為目標,深入實施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網站、“印象張家川”等媒體平臺特開設【聚焦全委會 共謀新發展】專欄,通過開展不同視角的報道,引導全縣各級干部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會議精神實質,激勵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上來,進一步堅定信心、鼓足干勁,迅速動起來、干起來,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張家川實踐新篇章。
![](/Files262/BeyondPic/2024-1/25/24012511239ff8a174697bc831.jpg)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近日,張家川縣馬關鎮積極傳達學習中國共產黨張家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謀劃2024年全鎮產業發展,千方百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馬關鎮人大主席南瑋剛說,縣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為我鎮今后的工作堅定了信心、明確了措施、指明了方向。2024年,馬關鎮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按照全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為目標的總體安排,緊盯“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的務實舉措,努力開創富有活力宜居宜業的工作新局面。
![](/Files262/BeyondPic/2024-1/25/2401251123aacd9420bd0ec9ab.jpg)
一是聚焦服務保障,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攻堅突破。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穩運行。引進招商引資企業,投資5000萬元建成馬關鎮1600畝花椒種植加工園區,鼓勵支持全鎮在外人才返鄉創業,以招商招才補齊特色種植產業鏈條。按照全縣“一核三廊十條旅游線路”的總體開發思路,依托現有的新義鄉村時光和秦風園生態農場,重點申報實施建設馬關鎮特色文化旅游小鎮項目,打造“新義—石川半小時”鄉村旅游線路。積極主動破解要素制約難題,推動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見效。
![](/Files262/BeyondPic/2024-1/25/240125112391d23edee44b54a7.jpg)
二是聚焦協調融合,在和美鄉村發展上攻堅突破。扎實推進環境整治精細化管理行動,突出抓好公路沿線整治提升,定期組織清理河道垃圾,整治村莊黑臭水體,抓好農村面源污染,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質增效。大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積極推廣示范點建設經驗,在創建市級和美鄉村2個示范村的基礎上接續打造馬堡、草灣、西臺、上豆等4個和美鄉村示范點,持續推動“農業變強、農村變美、農民變富”。
![](/Files262/BeyondPic/2024-1/25/2401251123be89e8c08b323acd.jpg)
三是聚焦安居富民,在增進民生福祉上攻堅突破。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守牢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等“一排底線”。充分發揮鎮域內現有“五區三園”的產業發展規模的帶動優勢,多措穩崗擴崗,吸引帶動富裕勞動力就業增收。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拓展“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作成效,及時兌現農村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臨時救助、救災救濟等救助資金,提升“一老一小”服務水平,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努力讓廣大群眾生活得更有品質、更加幸福、更為滿意。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