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1/23/24012311127515bace729c6493.jpg)
近日,走進平安鄉,一條條干凈的鄉村硬化道路貫穿村莊始末,一個個明亮整潔的農家小院,一項項接地氣的村規民約,一個個引領文明風尚的評選表彰活動……如今,鄉風文明與鄉村振興相互交融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平安鄉大地上鋪展開來,鄉風文明正內化為村民的自覺行動,注入鄉村的靈魂。
![](/Files262/BeyondPic/2024-1/23/24012311120121733f9f7768d0.jpg)
![](/Files262/BeyondPic/2024-1/23/2401231112df09ce7bb18b2a33.jpg)
鄉村農家書屋,筑起精神糧倉。農家書屋作為基層全民閱讀的重要服務平臺,猶如燈塔一般照亮了農村的文化生活,點燃了群眾閱讀熱情。一位正在翻看圖書的年輕小伙子說道:“現在的農家書屋書籍很全,我們到這里可以學習一些有關農業科技、養殖、養生、科普等方面的知識,既給孩子做榜樣,還可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拓寬視野,提高個人素養。”
![](/Files262/BeyondPic/2024-1/23/240123111280940fe52fbee81b.jpg)
包梁村村民馬小剛說,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在孩子的日常教導中注重行為品質上的教育,在生活上要以禮待人,尊長愛幼,勤儉節約,熱愛勞動。在學校要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嚴格自律,誠實守信。在學習上要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多學、多記、多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的兒子在2023年被平安鄉評選為品學兼優好少年,今后我將繼續在他成長的道路上做好示范,辦文明事,做文明人。
![](/Files262/BeyondPic/2024-1/23/24012311123f30bc7df9f51225.jpg)
平安鄉黨委副書記李娟介紹道,平安鄉緊緊圍繞“文明新風尚 和美張家川”建設主旋律,著力聚焦陣地建設、模式創新、功能定位,堅持因地制宜制定精神文明工作計劃,確保各項活動取得實效。鄉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一時間學,村站及時跟進學。讓黨的最新理論占領陣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利用各種平臺,用接地氣的方式解讀闡釋黨政方針、惠民政策,讓紅色基因在發展中永續傳承。同時精心打造紅色教育實踐基地,以榮譽照片墻等形式,開展“平安好人”“文明家庭”和“最美好少年”評選活動,在全鄉范圍內起到教育引領示范帶動作用。廣泛開展“群眾說事,干部解題”、“崗位練兵”、“關愛活動”和“暖冬行動”等,將常態化開展“門前三包”、文明出行、文明餐桌、牛皮癬整治、人居環境整潔等活動,唱響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主旋律”。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作用,形成“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機制健全、服務規范”的機制。逐步將志愿服務活動與我鄉特色旅游深度融合,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用,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各項活動高標準、高質量開展。
![](/Files262/BeyondPic/2024-1/23/2401231112cfff62614e268ad9.jpg)
![](/Files262/BeyondPic/2024-1/23/2401231112108afa0fbfe2fdb9.jpg)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