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近年來,張家川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縣經濟發展明顯增強、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越來越美、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累累碩果的背后是張家川兒女的勇擔使命,“拼”字當頭。為充分展示全縣各行各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從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網站、“印象張家川”客戶端等媒體平臺開設【阿陽人物】專欄,聚焦他們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火熱實踐事跡,講述他們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故事,激發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新時代奮進力量,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干勁,開拓進取、奮勇爭先,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苦干實干精神,傾力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張家川貢獻力量。
![](/Files262/BeyondPic/2024-1/14/2401141812dc211ccf1a855a1b.jpg)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酸甜苦辣咸讓我們日常的菜肴回味無窮,塑造這千滋百味的每滴醬油、一粒調料、一袋袋火鍋料、炒菜料等等,在張家川縣“調料二代”蘇靖藩這里,都凝聚著一句“人良則食安”,調料事業成為他們父子兩代堅守的美味人生。
提起蘇靖藩的父親蘇建明,在張家川是鼎鼎有名的調料大王,張家川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80年代,蘇建明勇立浪頭,他開始在張家川縣城擺地攤專賣調味品,逐漸發展到以調味品為主的雜食店;2003年投資設立建明清真食品廠;2006年注冊了張家川縣建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2007年在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首批入駐張家川縣中部工業園區,為企業的第二次跨越發展奠定了基礎,開啟了食品產業發展的創新之路。研發清真百味香調味系列產品50多種,在北京、西安、河南、武漢、新疆、廣東等全國各地建立了銷售網,為促進民族地區民營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Files262/BeyondPic/2024-1/14/2401141812de149cc64d1e8f77.jpg)
2017年12月,擔任張家川鎮東關村黨支部書記的蘇建明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3歲。 他,是一位優秀的民營企業家,一生獲得的榮譽無數,但最令他驕傲的是“優秀共產黨員”這個稱號。他,本應精心經營企業,讓自己及家人過上富足的日子,但他卻鞠躬盡瘁,心系群眾,甘當致富帶頭人。他,身患重病,仍堅守崗位,埋頭苦干,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擔當,譜寫了生命的贊歌。
![](/Files262/BeyondPic/2024-1/14/240114180393a69880a4158ef6.jpg)
做為頂梁柱的父親突然去世,蘇靖藩勇挑重擔,子承父業,對“建明味業”品牌的塑造和維護也不遺余力,這樣迅速擴大了市場影響力。如今,全國各地建明味業的產品銷售渠道也建立起來,從1輛貨車,10輛貨車,到全國經銷商網絡的建立,現在哪怕在張家川縣各鄉鎮農村的角落里,很小的商店中都陳列著建明食品公司的產品。他們公司自營的網店,通過官方商城、微信、網商等網絡渠道,把市場延伸至全國多個省市。
![](/Files262/BeyondPic/2024-1/14/2401141819bf122b74728b9385.jpg)
“品牌是企業的眼珠,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線,品牌塑造是一個長期過程,而因質量導致的信任危機,卻在一瞬間就能讓多年努力功虧一簣。”蘇靖藩說,像我們日常廚房中必不可少卻又不那么引人注意的一瓶醬油,就需要黃豆、小麥與食鹽、水、釀造微生物,經過原料處理、蒸料制曲、發酵、壓榨沉清、滅菌包裝等一系列過程才能成就。在這里,近200項內控技術標準遠高于國家、行業標準,每一系列產品實行全程可追溯、每一個環節執行標準嚴格把控,以此保證著萬家食品的安全。
![](/Files262/BeyondPic/2024-1/14/2401141819866cc3c64cdf4644.jpg)
如今該公司開發的多種調味料打開一扇新的市場大門。蘇靖藩介紹,“目前公司研制生產的大盤雞、大盤麻辣魚、火鍋料、炒面料、牛肉拉面料等調味料市場反饋良好,這種具有地方特色和優勢的產品,全國市場同行業都在起步階段,對企業而言是難得的機遇,我們希望通過在全國市場平臺上的競爭,走到行業引領的位置。
![](/Files262/BeyondPic/2024-1/14/2401141742d3302f3aa8051469.jpg)
公司不僅營造優美舒適的工作環境,而且對員工也非常關懷。每逢節假日,公司都會邀請員工家屬來企業歡聚,參觀、聚餐、回饋禮品,“要讓員工的家屬了解公司,讓他們感受到這個大家庭的溫馨,讓他們為自己的家人感到自豪”,蘇靖藩說。
![](/Files262/BeyondPic/2024-1/14/2401141734bb4671614219a033.jpg)
該公司辦公室主任馬秀芳說,他于2015年進入建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上班,已有9年的工作經歷,對公司有深厚的感情,公司現有38人,企業為農民工和大學生提供了就業崗位,同時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公益慈善事業。公司負責人對我們員工很好,我們也熱愛我們的工作崗位,我們會一起努力為張家川的民營經濟貢獻力量!
![](/Files262/BeyondPic/2024-1/14/2401141734462aad56cbc35cca.jpg)
經過父子兩代人的努力,公司先后獲得“老百姓信得過清真品牌企業”,“清真調味品十大影響品牌企業”、“中國誠信民營企業”及“甘肅名牌產品”、“甘肅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甘肅省科技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縣建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榮獲“先進基層黨支部”、“示范黨組織”稱號。公司曾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納稅先進企業”,多次被相關部門授予誠信企業、消費者信得過企業,被省民委、省財政廳等部門確定為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
與此同時,在國家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產品已辦理了出口手續,即將陸續出口到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國際市場。公司還為我們張家川在外開飯館的鄉親們研發了飯店專供調味料。
“是改革開放和黨的惠民政策成就了公司今天的輝煌,是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譜寫了公司新的篇章”,這是蘇靖藩及全體員工共同的體會和認識。他經常告訴公司員工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黨的好政策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民營企業賺了錢就應回報社會”。他非常感恩自己來之不易的每一筆財富,他明白自己肩負的重大社會責任,始終保持助人為樂、傳遞愛心、回饋社會、率先垂范的責任意識。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及光彩事業活動,把扶貧濟困、互幫互助、救助弱勢作為企業的一面旗幟,將愛心和溫暖傳遞到社會貧困的各個角落。在他的倡導下,每年組織非公經濟人士捐款捐物,慰問縣福利院孤寡老人和殘疾人;硬化公司所在村道路、為貧困戶、自然災害受災區、農村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貧困大學生等弱勢群體獻愛心、送溫暖。據統計,近年來,他累計向“居民引水工程”、“希望工程”、“抗震救災”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捐款達200余萬元。為弘揚樂善好施、致富思源的中華傳統美德和光彩事業的傳幫帶做出了積極貢獻。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