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今年以來,張家川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抓項目、興產業、夯基礎、迎縣慶”為主線,堅持把省市縣為民辦實事項目作為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項目,不斷夯實民生基石、紓解民生難題、增進民生福祉,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正不斷為民生“加碼”、為幸福“提速”、為生活“添溫”,托起了群眾“穩穩的幸福”!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網站、“印象張家川”客戶端等媒體平臺開設“民生實事暖民心”專欄,聚焦全縣民生實事項目的進展、變化和成效等,通過視頻、文字和圖片等方式向讀者進行全方位報道。敬請關注。
![](http://bbs.tianshui.com.cn/attachments/month_2401/2401111525a40b8b5ee1d71d98.jpg)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張家川縣西城區,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的,還有顏值高、配套全的中小學、幼兒園,新校區的建成不僅為學生提供大量優質學位,而且也讓更多學生享受到了更優質均衡的教育。
![](http://bbs.tianshui.com.cn/attachments/month_2401/2401111525b93a976bf15d877a.jpg)
據了解,新建成的張家川縣實驗中學與西城幼兒園共新增學位5430個,實驗中學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西城幼兒園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設備購置正在安裝調試。此項目的實施,帶動城區學校布局調整,優化城區教育資源配置,緩解城區教育資源壓力,構建布局合理的教育服務體系,滿足城鎮化進程和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打造“內優外美”的現代化一流學校,不僅要“人人有學上”,更要“人人上好學”。
![](http://bbs.tianshui.com.cn/attachments/month_2401/2401111525f287d854e6b7614f.jpg)
在張家川縣實驗中學,據校長王金勇介紹,張家川縣實驗中學占地面積約203.4畝,投資5.49億元,是從原來的縣三中整體搬遷過來的,縣三中當年能承受的最大學位規模是1800人,搬到這個校區以后,學位總數將到4800到5200人之間,學校本著德以正身、學以濟世的校訓,從嚴要求學生和教師,從學生的行為習慣、一點一滴、言談舉止以及細節著手,要求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老師的主導作用,最大限度的消除無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辦成一所大家滿意的學校而努力。
![](http://bbs.tianshui.com.cn/attachments/month_2401/2401111525cb0a737344aaf1ce.jpg)
統籌教育布局規劃,不斷加大投入,新建、改建、擴建一批學校,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努力建設與城市發展能級相匹配的美好教育,近年來,張家川縣持續關注廣大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切實解決“入學難”“入園難”。
![](http://bbs.tianshui.com.cn/attachments/month_2401/240111152566123c100214b67d.jpg)
“學校搬遷之前,校園面積小,學位緊張,搬到實驗中學以后,學校面積增大了,學位也充足了,班級有了標準化的組織。在學校班子的領導下,學校規章制度,學校建設,校園文化方面取得了全面的發展。學校本著公正公平,健全了各方面的規章制度。比如說教師量化考核制度、班級量化考核方案、巡課制度等,學校正在朝著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方向前進。組團式的幫扶也給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理念,學校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文明禮儀、衛生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同時學校也注重校園文化建設。這學期學校開展了實驗中學第一屆運動會、第一屆校園藝術節,還有首屆籃球賽等活動,在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發展。”張家川縣實驗中學高一六班班主任李好三老師說。
嶄新的教學樓、“園林式”校園環境、寬敞明亮的教室、智能教學設施設備一應俱全……在美好的環境里,學習也變得快樂。
![](http://bbs.tianshui.com.cn/attachments/month_2401/240111152556ce0246a2c25442.jpg)
縣實驗中學高三九班學生惠少博說,在原縣三中的時候,學校大班額、空間小,日常老師組織各項活動的時候也不方便,但是自從搬到實驗中學后,學校班級建設標準化,設施設備也更加完善,老師進行教學更加方便,我們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http://bbs.tianshui.com.cn/attachments/month_2401/2401111525c95dd7a42fe0929f.jpg)
一個個高標準、高品質的新校園拔地而起,匯聚起張家川教育蓬勃發展的新動力,同時也讓廣大群眾對美好教育帶來的變化真實可感,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到好學校,享受高質量教育。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