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詩詞里的張家川”
——張家川縣舉辦詩詞誦讀大會
以詩意的方式傳播文化,用聲音的力量為張家川喝彩。12月29日,一場詩詞里的張家川誦讀大會如約而至。在隴山懷抱之地,蒹葭公園內外,縣四大組織在家領導和1400余名各級各界干部群眾、文學愛好者、書畫愛好者、音樂文藝愛好者、中小學師生齊聚一堂,誦書香張家川之詩,歌絲路大關山之章。
隴頭有流水,關山有明月,在絲綢古道的綿延中,曾經觸動多少文人墨客在這里審美心靈,他們一步步,一頁頁從歷史向我們走來,堅定了傳承華夏文明的自信,成就了“絲路大關山,書香張家川”的華麗篇章。整場朗誦會分為《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詩經·國風·周南——關雎》、《周南·桃夭》、《古風五十九首》、《詩經·小雅——采薇》五個篇章,采取“經典詩詞+原創詩歌”相結合的方式,采用對誦、合誦等多種誦讀形式,呈現出一場傳統與現代交融的詩詞盛會。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毙陆ㄐW的孩子們集體誦讀讓我們再一次溯游而上,去追尋那美麗的“伊人”在水一方。當天下午3時,朗誦會在集體誦讀《詩經》里拉開了帷幕!肚丶臆L古》《河峪摩崖石刻》《登關山頂》《冬訪老爺嶺》《登老爺嶺》等依托張家川人情風貌創作的作品首次走進大眾視野,分別突出創新性、傳承性、人民性和地域性文化主題,展示出張家川縣詩詞原創魅力,展現古與今、歷史與現實的對話與精神碰撞。朗誦作品《關山古道探源》《馬家塬車輿博物館》充分展示了絲綢之路古道驛站文化內涵,有力地推進了張家川縣歷史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型發展。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回首來時路,雄關漫道真如鐵,懷夢向遠方,而今邁步從頭越”。實驗中學的學子們在古琴的調聲里,情感真摯,絲絲入扣!峨]頭吟》《詩意中國》在特邀朗讀者曹文成和張雪蕻聲情并茂演繹中點燃了現場的愛國豪情,讓人熱血沸騰掌。
最后,詩詞大會在合唱《歌唱祖國》中落下帷幕。
本次詩詞誦讀大會由縣委、縣政府主辦,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縣教育局、縣文旅局、縣融媒體中心承辦,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實施全民閱讀工程,積極打造“絲路大關山書香張家川”文化品牌,是張家川縣積極推進書香張家川建設具體實踐。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徜徉書海,閱讀經典,在黨的二十大引領下,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各族兒女意氣風發,在詩詞文化力量的浸潤下,書香的張家川必將文明幸福綿延流長。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