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下基層”的重要批示精神,更好地展示全縣在經濟運行、社會發展等各領域取得的成績,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四下基層”全媒體采訪小組,深入張家川縣各鄉鎮、基層一線,采寫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報道,以在全社會引起共鳴、推動共識、形成共振,激發奮進的強大正能量,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濃厚氛圍。
初冬時節,漫山金黃漸漸褪去,枯寂占領了大地,然而川王鎮馬達村的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大棚里卻是格外的熱鬧,開溝機來回穿梭,鋤草、施肥等工序井然有序進行著,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葡萄樹苗進入休眠期,抓好果樹的冬季管理,對果樹的安全越冬及來年產量、質量是十分重要的。“進入冬季管護期,做好開溝、窩糞,還有剪枝工作,為葡萄來年開花結果打好基礎。”陽光玫瑰葡萄基地負責人楊建剛說。
陽光玫瑰葡萄基地的建立,為馬達村及周邊群眾帶來了就近就業的機會,用工高峰期每天有10多人在基地務工。
“村里有了葡萄園,我們婦女有了工作干,冬天在家也是閑著,來葡萄園干些鋤草之類的零活,既能掙到工資,還能把屋里的老人娃娃照顧上。工資也挺好的,女工每人每天150元,每個月工資都能及時兌現,挺好的。”葡萄基地務工人員馬格格說。
據了解,“陽光玫瑰”葡萄種植產業園占地50畝,投入村集體發展資金500萬元,建成連棟大棚3座2.4萬平方米,栽植陽光玫瑰葡萄苗1萬余株,預計2024年掛果,2025年達到盛果期,每年收益20余萬元,可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戶實現穩定增收。
“這兩天進入管護期,葡萄施肥后就要開始剪枝了,園區長期用工5人,臨時用工500個工,土地流轉費用加務工費用帶動合作社成員每戶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馬達村黨支部書記馬錦民介紹說。
今后,川王鎮將立足資源稟賦,以助農增收為抓手,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產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