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下基層”的重要批示精神,更好地展示全縣在經濟運行、社會發展等各領域取得的成績,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四下基層”全媒體采訪小組,深入張家川縣各鄉鎮、基層一線,采寫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報道,以在全社會引起共鳴、推動共識、形成共振,激發奮進的強大正能量,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濃厚氛圍。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1/231121170167504958dbf29d97.jpg)
近日,記者走進張家川縣馬關鎮億畝田種植農場中藥材基地,看到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的對紅芪、黃芪、黨參、板藍根等中藥材進行剪切、分揀、晾曬,空氣中彌漫著中草藥特有的香氣,沁人心脾。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1/2311211701757dca83c58ea1a8.jpg)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馬關鎮上豆村借助區位和自然資源等優勢,通過“調結構”“創特色”“促增收”三步走的方略,不斷發展壯大中藥材產業,建設集標準化種植中藥材基地,將“小草藥”打造成了增收致富的“大產業”。今年年初成立的億畝田種植農場,現在已經吸引了有種植經驗的農戶加入,大家紛紛乘著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的東風,一起走在了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上。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1/231121170102adb9cc5aa42cb5.jpg)
“黃芪拔掉窮根子,黨參種出甜日子”。馬關鎮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堅持把中藥材種植作為農業產業調整的重要抓手,大力打造“中藥材特色小鎮”,積極構建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形成合作社、集體經濟、農戶利益共享的多贏格局,目前黃芪、黃芩、黨參、板藍根等多種中藥材種植產業已成為當地助力群眾增收、推進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1/2311211701065169fd3d12fa91.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1/2311211701ad054842805983b0.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1/23112117019ec6ee04a8916a34.jpg)
億畝田種植農場負責人龍佐太說:我到張家川來今年是第三個年頭,張家川馬關鎮的氣候、土壤、適合種植中藥材,尤其是紅芪、黃芪、黨參、板藍根、獨活、半夏、柴胡。咱們這里種植的藥材品質很好,況且藥材價格比往年好,今年還是一個豐收年。今年種了1500多畝,帶動了全鎮的閑雜勞動力,增加了群眾收入,拓寬了致富渠道。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1/23112117019c379b61646377ee.jpg)
近年來,馬關鎮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通過協調土地流轉、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服務保障等系列舉措,同時以“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家門口務工,帶動農民持續增收,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1/2311211701594a408698bed6ef.jpg)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