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強不強,就看“領頭羊”。在鄉村振興中,張家川縣張棉驛鄉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筑巢引鳳匯聚人才,讓有情懷、有理想、敢拼敢闖的鄉土人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黨組織中來,通過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助力鄉村振興建設。
![](/Files262/BeyondPic/2023-8/8/230807163425bfaaf7574dc4ae.jpg)
一座座大棚整齊排列,一片片果蔬長勢旺盛,鄉村振興步履鏗鏘……夏日的張棉驛鄉,到處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在廟川村綠創生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里,周歲平和妻子在田地里來回穿梭,采摘瓜果和蔬菜。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和鄉村致富帶頭人,談起創業的道路上的艱辛與收獲,周歲平感觸頗深。
![](/Files262/BeyondPic/2023-8/8/2308071634c0e4103b8dc5f1cf.jpg)
周歲平說:“從2017年先后擔任村小組組長、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我倍感責任重大。廟川村位于水庫上游,搞種植業是最優選擇。自從擔任村支書后,為進一步拓寬群眾致富門路,我帶領村兩委班子和黨員走遍了附近和周邊的先進村鎮,通過交流學習,我們就自己制定了一套方案。依托我們村的2400畝高標準農田,先后連片種植馬鈴薯1000畝、飼料玉米500畝、小麥500畝、油菜250畝。依托三部委項目資金,建設塑料大棚4座、冬暖棚1座,從去年培育種植草莓,今年又培育種植了香瓜、辣椒等,效益可觀,預期今年收益可達到5萬元以上。目前,村集體經濟預期收益達到22萬元以上,全村發展合作社6家,黨員帶動的4家,群眾辦的2家,經營狀況良好,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鄉親們的發展信心更足了。”
![](/Files262/BeyondPic/2023-8/8/2308071634f1f3fd58cbbc5057.jpg)
從一竅不通到努力學習成為“種植專家”,流轉土地建大棚、合作社種植蔬菜甜瓜,讓“沉睡”土地變身“致富田”,在周歲平的帶領下,廟川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
![](/Files262/BeyondPic/2023-8/8/2308071634662767252461f26d.jpg)
農村富不富,全靠黨支部。通過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培育壯大優勢產業,發揮黨組織與群眾共同發展致富的利益聯結這一關鍵,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切實提高黨建促發展的持續性和實效性,張棉驛鄉探索出了“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模式。
![](/Files262/BeyondPic/2023-8/8/2308071634531ea984f0691e11.jpg)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