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6/21/23062010180765a3de983494cd.jpg)
近年來,張家川縣閆家鄉立足資源稟賦、原有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結合撂荒地整治,多渠道、多形式、多類型促進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Files262/BeyondPic/2023-6/21/2306201018c3492e934221e73a.jpg)
仲夏時節,萬物豐茂。行走在閆家鄉的田間地頭,猶如身在畫中,隨處可見飼料玉米、春油菜、蠶豆、馬鈴薯等農作物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Files262/BeyondPic/2023-6/21/230620101881f47842824df19b.jpg)
產業旺,則鄉村興。車古村駐村干部馬麗娜告訴記者,車古村按照統籌謀劃、整體推進、經濟實用、和諧美觀的工作思路,利用環境秀美、空氣清新、土壤肥沃的地理地勢,探索實行“種植+觀光+集體經濟”,2022年6月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整合零散土地資源,流轉土地1000畝,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經營主體,立足前期大力推行油菜籽機械化、規模化,統一種植,車古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在磨溝梁種植春游菜1000畝,蠶豆200畝,目前油菜和蠶豆長勢良好。并且投資180萬元完成鄉村示范村建設項目;投資200余萬元建成車古村冷水魚養殖基地及休閑農旅開發、秦塬人家餐飲服務兩個關鍵項目,不斷拓寬集體經濟發展渠道,增加群眾經濟收入,全力打造集旅游、玩樂、宜居住為一體的美麗村莊。
![](/Files262/BeyondPic/2023-6/21/23062010184a4ff03c9014488d.jpg)
今年,閆家鄉緊盯全縣“4+2”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目標,圍繞“抓產業、調結構、促發展”的思路,不斷擴大種植業規模,推進種植業產業向規;、科學化方向發展,帶動農戶持續穩定增收。
![](/Files262/BeyondPic/2023-6/21/230620101851c9c40ef89499af.jpg)
閆家鄉丁河村黨支部書記馬繼武說,今年來,丁河村黨支部立足本村實際,通過多方調研論證,爭取項目資金17.6萬元建成蔬菜大棚22座,目前種植的青椒、西紅柿、甜瓜等蔬果長勢喜人。蔬菜大棚的建成,一是有效帶動22戶群眾每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有效帶動村級部分剩余勞力就地就業;三是不斷增加村級積累,有效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四是提高基層組織公信力,樹立組織良好形象。
![](/Files262/BeyondPic/2023-6/21/23062010183fd5641800aaf817.jpg)
“今年以來,朝陽村統籌謀劃,因地制宜,在2022年新修建的900畝高標準農田上,種植蠶豆200畝,玉米600畝,其他農作物100畝,防止了耕地撂荒,確保了糧食生產安全。”朝陽村黨支部書記馬小龍介紹道。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下一步,閆家鄉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積極盤活綠色資源,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構建以農業生產為基礎、休閑農業為核心、科普教育為助力的農文旅產業體系,為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