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強調博物館能夠創造聯動效應,促進積極變化,可以在諸多方面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助力美好生活作出貢獻。特別強調了博物館在增進人的福祉和推進社區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將博物館與人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及社會的團結包容結合起來。
5月18日,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張家川縣博物館推出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精心的策劃、精致的展覽,讓廣大群眾近距離感受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
主題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5月18日,張家川縣博物館精心挑選一批代表性文創產品赴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甘肅主會場參展,宣傳推介張家川文化、講好張家川故事。“翰墨丹心 造福桑梓——高真先生書畫作品專題展”在張家川縣博物館臨時展廳同時開展,共展出高真先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8件(套)34條(幅)。
當日,張家川縣博物館還攜手靈臺縣博物館,聯合舉辦《丹青流韻·墨彩華章——張家川縣博物館館藏書畫專題展》,同時張家川縣博物館還攜文物圖片展板參與了“契約千年——隴東買地券契約檔案文物展”。
在歷史變遷中感受發展活力
系列社教活動為縣慶營造濃厚氛圍
緊扣“我為縣慶做貢獻,文化引領我先行”使命任務,近日,張家川縣博物館還依托館藏文物和縣域文化資源,通過舉辦了系列特色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為70周年縣慶營造喜慶祥和氛圍,激發全縣干部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展現張家川縣日趨完善的文化風貌。
4月下旬至5月中旬,館藏精品文物圖片展“四進”宣傳活動走進各鄉鎮、學校,有效宣傳了文物和博物館領域的法律法規、重要文件,以及文物和博物館相關知識。
童聲稚語、其樂融融。“博物館之旅”研學活動讓幼兒園的孩子們走進博物館,了解張家川歷史文化和文物背后的故事。“揮筆撒墨錦上花,書法臨摹風采佳”書法創作社教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對祖國燦爛文化和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對書法的熱情,讓博物館館藏精品書法作品在學校課堂落地開花。非遺手工制作社教活動,激發博物館志愿者將古老技藝融入日常文化生活,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匠精神。“書簽賦能美好生活”主題社教活動,通過制作書簽社教活動,為青少年提供一個相互學習與交流的平臺,營造“暢游于書海,徒步于藝林”的深厚校園文化氛圍,充實學生的課外生活,展現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藝術魅力。
據了解,5月至6月,張家川縣博物館還將通過線上講述館藏珍貴文物以及背后的故事,讓廣大觀眾對張家川縣出土文物的深入了解,體會地域歷史文化魅力,讓藏在深閨里的文物“活”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