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張家川縣第20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啟動大會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會在縣影視中心禮堂召開。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市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緊扣“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集中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動員全縣各族群眾積極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建設幸福美好新張家川凝心聚力、貢獻力量。縣委書記張思佳出席會議并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創成主持會議。牟建林、李國恩等縣四大組織在家領導出席會議。
會上,傳達了省、市第20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動員大會精神,宣讀了《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 中共甘肅省委統戰部 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關于命名第八批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的決定》《中共天水市委宣傳部 中共天水市委統戰部 天水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關于命名第四批全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教育基地的決定》,安排了全縣第20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等工作。
會議強調,全縣上下要充分認識開展第20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的重大意義,聚焦加強黨的領導,在夯實思想根基上下功夫,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宣傳月的鑄魂之舉和首要任務,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相結合,通過集體學習、交流研討、宣傳宣講等多種方式,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打牢夯實全縣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根基。要聚焦民族工作主線,在鞏固民族團結上下功夫,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謀劃好、組織好系列宣傳活動,教育引導各族群眾樹牢“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樹牢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促進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宣講活動,采取分眾化、接地氣的宣講方式,向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講清楚70年來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講清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內涵、講清楚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具體要求,充分激發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攜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干勁熱情。要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健全完善創建工作與經濟發展同頻、與鄉村振興同推、與生態保護同重、與文明創建同進、與維護穩定同抓、與凝聚人心同促的聯動機制,精心組織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石榴籽”工程、萬人知識答題競賽活動等,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入行,培樹一批先進典型,打造一批特色亮點,推動創建工作由“創建型”向“示范型”縱深拓展,不斷鞏固擴大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成果。
會議強調,要聚焦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目標,牢牢抓好縣域經濟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生態功能區保護“三件大事”,深入實施強縣域、強工業、強科技行動,全力以赴抓項目、抓招商、抓產業,加快建設“三大產業平臺”,著力構建“4+2”現代產業體系,壯大縣域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質量。要結合開展“三抓三促”行動,教育引導各級黨員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動發展上,提能力、轉作風、抓落實,帶動形成一心一意謀發展、凝心聚力干事業的濃厚氛圍。要著力營造良好環境,增強主動創穩意識,圍繞辦好70周年縣慶,全力防風險、除隱患、保安全,聚焦民族宗教、意識形態、網絡凈化、社會治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等重點領域,健全風險隱患排查、防范、化解機制,切實堵漏洞、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堅持以文化涵養文明新風,打響“絲路大關山 書香張家川”品牌,維護全縣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文明向上的良好局面,以嶄新面貌和優異成績迎接自治縣成立70周年。
啟動大會結束后,縣委書記張思佳帶頭開展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活動。15個鄉鎮黨委書記,縣直及駐縣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全縣各村、社區、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部分宗教團體代表參加了宣講會。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