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3/15/230315095958ef71ad55232153.jpg)
為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工作,解決市容秩序難點問題,不斷規范交通、市場、建設秩序,打造整潔、優美、文明、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縣執法局主動作為,積極開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行動,不斷提升張家川對外形象,以嶄新面貌喜迎自治縣70周年縣慶。
![](/Files262/BeyondPic/2023-3/15/2303150959a94367e90eac84ff.jpg)
縣執法局四中隊指導員馬晨說道:“我們將以‘我為縣慶做貢獻·亂象整治我作為’活動為契機,認真落實網格管理責任,嚴格落實‘門前四包’責任制,勸導游商走販進市場,引導群眾規范停放非機動車輛,定期清理城區小廣告,嚴查亂搭亂建等,持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區人居環境面貌。”
![](/Files262/BeyondPic/2023-3/15/23031509596421ec314428e4fd.jpg)
一個城市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合理規劃,違法建筑和彩鋼板房不僅影響市容市貌,也威脅群眾生命安全。縣執法局按照市縣相關要求,對違法建設行為迅速處置、嚴厲打擊,有效遏制了亂搭亂建的不良之風。通過全體干部的共同努力,拆除樓頂違法彩鋼板房60余戶,拆除面積6200余平方米。年內及時制止未經審批擅自建設行為20余起,制止不按審批要求超建行為15起,正在立案查處4起,拆除9處1000余平方米,拆除影響重大項目建設的違法建設2處500余平方米,有力地打擊了亂修亂建行為,維護了城市規劃的權威。
![](/Files262/BeyondPic/2023-3/15/2303150959ef6183fd50c47998.jpg)
大街小巷執法人員化身“搬運工”和“志愿紅”。他們親力親為,以身作則,幫忙推車、搬東西,清理占道攤點,規范倚門經商,收攏遮陽傘等。同時緊盯城區商鋪門前亂點亂象,逐街逐戶排查清理。按照“網格+四包、城管+商戶”的管理模式,更新上墻“門前四包”責任牌2000余個,簽訂責任書2000余份,先后劃定道路泊車位210余個,非機動停放點70余處,設置人行道警示樁900余個,張貼溫馨提示2000余份,拖離非機動車1500余輛次,規范停放非機動車6000余輛次,拆除門頭牌匾和戶外廣告牌200余個,更換加固陳舊門頭120余個,拆除無人監管和歷史遺留門頭96處,有效改善了城區市容市貌。在規范渣土車運輸、大型車輛無證運輸、冒裝超載、未密閉運輸、滴漏撒落、車身不潔、帶泥上路等違法運輸方面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Files262/BeyondPic/2023-3/15/2303150959944c7624990708b2.jpg)
“我局將緊密結合‘三抓三促’行動,以網格化管理為有力抓手,從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潑亂倒等城市‘亂點’入手,精細管理治亂象,持續整治促提升,不斷深化‘我為縣慶做貢獻,亂象整治我作為’活動,全面提升城區人居環境水平,向縣慶70周年獻禮。”縣執法局副局長米秀川說道。
![](/Files262/BeyondPic/2023-3/15/2303150959ad9d7bb734082fc0.jpg)
下一步,縣執法局將立足服務群眾,服務民生,堅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持續抓好市容秩序整治,積極查漏補缺,不斷靠實管理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在鞏固省級文明縣創建成果上再發力,全面改善城區人居環境,以更加文明和諧、更加干凈整潔的縣城容貌迎接自治縣70周年縣慶。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