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里辦了合作社,我們女人家就到里面學著織帽子、勾鞋、挑毛衣這些,在沒有農活的閑余時間我們就做點編制手工,還可以換點零花錢補貼家用!睆埣掖ǹh馬關鎮上豆村的李栓紅編著手上的毛衣,笑呵呵的說道。
近年來,馬關鎮納佰川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農村居家婦女免費提供編織技能培訓和產品回收服務,掌握手工技能、編制多彩生活,讓居家婦女實現顧家和增收兩不誤。
穿針引線,點畫量尺,一鉤一挑,雙手配合著鉤針嫻熟飛快地來回游走……溫馨忙碌的畫面,勾勒出了一幅產業興旺、賺錢致富、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記者走進上豆村的竇國女家里,看見一群喜愛手工編織的留守婦女正聚在這里,用一雙巧手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品,針紡織品、毛衣、毛線帽、鞋墊、箱包、毛絨玩偶精美絕倫、栩栩如生,每一件作品都傾入了她們對手工藝品的喜愛和對家鄉美好生活的熱愛。
新年伊始,正月的上豆村依舊寒冷,每天早上7點鐘,竇國女和往常一樣吃完早飯就盤腿坐在炕上,開始用鉤針埋頭編織起來。從小就喜歡手工編織的她,年紀尚小就學會了手工編織基礎技能,為了能夠多學鉤編技術,她經常東家串西家跑,向擅長編織手藝的街坊鄰居請教學習傳統鉤編技術,隨著時間慢慢的積累,她掌握了一手嫻熟的編織技術,還自創了很多精巧的作品。這幾天,一位朋友訂購的男士拖鞋已經快完活兒了,但她絲毫不敢松懈,因為這一雙拖鞋飽含著朋友們對她的信任和支持。在手工藝編織技術方面,她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培養帶動了村子里想學技術、喜歡編織的人才,把經驗傳授給鄉親們,提高了留守婦女手工技術,拓寬了增收致富的渠道。
我們村的女人們都不能出門去(打工)就待在家,既在這個合作社干活,又能照顧小孩和老人。在合作社的培訓下我們都學會了編織毛線的手藝,白天晚上有空閑時間都可以挑毛線。這都是合作社帶來的福氣,在培訓下我們全部人都學會了這項技能。
有了鉤編手藝,由于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在創作和制作過程上具有獨特的優勢,他們做好成品交由合作社采取“線上” “線下”統一銷售賺錢,他們大多都是在家照顧孩子上學的婦女,實現了賺錢顧家兩不誤。
竇彩葉興高采烈的說道:“我們就是利用閑余時間勾勾鞋子。一雙鞋的鞋底是八塊,一雙鞋用三捆毛線,一捆毛線三元錢,基本上一天能鉤一雙鞋。有閑余時間我們就做點手工編織,賣出去的錢可以給補貼家用。要不是這合作社這門手藝我們還不會哩,合作社辦起來后叫我們去培訓,我們學習了編織鞋、帽子、涼鞋,這樣一來待在家的我們莊稼也種了,手藝學會還能賺點零花錢。我們每天還跳廣場舞哩,生活挺好!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