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
全縣廣大人民群眾、各位父老鄉親: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中共張家川縣委、張家川縣人大常委會、張家川縣人民政府、政協張家川縣委員會,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各條戰線的廣大勞動者和先進模范,向駐張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離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在外務工創業的張家川老鄉,向在張家川投資興業的各界人士,致以新春的誠摯問候和美好祝福!
回顧過去的2022年,我們走過了一段極不平凡、極為不易的歷程。面對多輪疫情反復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要求,團結帶領全縣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全力以赴抗疫情、抓發展、夯基礎、惠民生、防風險,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全縣保持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這一切得益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和省市各級幫扶單位的真情幫扶,也是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縣四大組織向全縣37.7萬父老鄉親、向長期以來支持我縣發展的各級領導和離退休老同志、向關注回饋家鄉發展的張家川籍在外創業人士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發展催人奮進,成績鼓舞人心。一年來,我們眾志成城抗疫情,用最短時間、以最小代價,成功打贏了多輪疫情防控阻擊戰,“乙類乙管”措施全面落實,保健康防重癥各項工作積極推進,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年來,我們凝心聚力抓發展,靜天高速等項目順利實施,S50隴循高速張家川段、抽水蓄能、關山大景區建設等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三大產業平臺”加快建設,“4+2”現代產業體系有效構建,餐飲服務、畜牧養殖、現代飼草、特色種植4個特色產業邁上了園區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軌道,清潔能源、文化旅游2個綠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鞏固,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一年來,我們全力以赴夯基礎,成功創建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龍山鎮、劉堡鎮窯兒村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生態功能區保護考核在全省48個縣中排名第三,縣城老城區短板加快補齊,西城區框架基本形成,傾力打造了一批特色小鎮和鄉村建設示范村,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一年來,我們用心用情惠民生,縣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完成搬遷,西城教育園區、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三館”建設加快推進,困難群眾生活有效保障,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生活品質持續提升。一年來,我們加強治理優環境,創新開展全民閱讀、“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活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省級文明縣創建、法治張家川、平安張家川建設成效明顯,群眾法治意識、道德水平、文明素養不斷提升,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良好局面持續鞏固,打響了“絲路大關山·書香張家川”品牌。一年來,我們持之以恒轉作風,各級干部在疫情防控、國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考核等“大戰”“大考”中經受了考驗、錘煉了作風,全縣上下盼發展、謀發展,想干事、能干事的氛圍更加濃厚。
目標指引方向,實干成就未來。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自治縣成立70周年的大慶之年。全縣上下要緊扣“感恩奮進七十年,同心筑夢新時代”縣慶主題,聚焦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落實“三新一高”要求,融入全省“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全力抓項目、促發展、惠民生、聚人心,牢牢抓好縣域經濟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生態功能區保護“三件大事”,加快實施縣慶重點項目,精心組織開展“我為縣慶做貢獻”十項活動,努力在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城鄉建設、民生改善、優化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張家川篇章,以高質量發展新成效迎接自治縣成立70周年。
金虎辭舊歲,玉兔迎新春。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嚴格按照省市部署要求,一起努力,團結奮斗、同心筑夢,共同書寫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發展家鄉的時代篇章。衷心祝愿全縣人民和各界朋友兔年吉祥,萬事如意,祝愿廣大父老鄉親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中共張家川縣委員會 張家川縣人大常委會
張家川縣人民政府 政協張家川縣委員會
2023年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