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0c7e4a1bb30a14b4.jpg)
12月28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張家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縣行政中心禮堂隆重開幕。來自全縣各行業領域、各條戰線的政協委員齊聚一堂,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共商全縣發展大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張家川貢獻政協力量。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ed84bc0511f3508b.jpg)
會議應到委員182名,實到委員150名,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上午9時,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c2aac7f79d8e60fc.jpg)
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是:李國恩、蘭雪艷、張彥林、馬維、王小鍵、馬婷、馬永鋒、李世剛、馬恩、馬世恩、晉波濤、焦生林、李嫦娥、馬家誦、王強榮、高世堂、楊福榮、釋法心、張曉強。
縣委書記張思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牟建林,以及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人民政府在家縣級領導和副縣級干部應邀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坐。原縣政協主席、副主席,非委員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有關方面的代表人士應邀參加會議。
縣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彥林主持會議。
大會首先審議通過了政協張家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議程。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79bccc38238c12d0.jpg)
張思佳代表中共張家川縣委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向全體政協委員和與會同志致以誠摯問候。他指出,即將過去的一年,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二十大精神,緊扣“三新一高”導向,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全力以赴抗疫情、穩增長、促發展、惠民生、防風險,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許多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交出了一份極為不易、好于預期的答卷。一年來,全縣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主動為縣委分憂、為發展盡責、為人民履職,形成了一批有價值、有見地、有份量的協商成果,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開創了政協工作新局面。
張思佳強調,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自治縣成立70周年,做好新一年各項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全縣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緊扣縣委總體部署,聚焦服務發展大局,不斷開創新時代政協工作新局面。要加強黨的領導,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及時將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縣委工作要求,通過民主協商程序轉化為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的自覺行動。要聚焦主業主責,聚焦發展壯大縣域經濟、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重點任務,緊扣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產業培育等重點工作,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為縣委科學決策提供參考。要加強民主監督,緊盯重大決策實施、重大項目推進、重點工作落實,充分發揮協商式監督的特色與優勢,把民主監督過程轉化為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助推縣委各項部署要求落到實處。要發揮政協聯系廣泛、人脈資源豐富的優勢,主動為內外合作、區域協作牽線搭橋,推動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重要人才落戶扎根張家川,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底盤。要厚植為民情懷,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當好群眾的“代言人”,架好黨委政府與廣大群眾的“連心橋”,圍繞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協助黨委政府把群眾最在乎、最牽掛的事辦好辦實。要充分發揮政協在民族宗教工作中的獨特作用,引導廣大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促進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持續鞏固擴大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成果。要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全力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幫助基層做好宣傳引導、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努力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要圍繞辦好70周年縣慶活動、鞏固省級文明縣創建成果、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等,帶頭參與“我為縣慶做貢獻”、全民閱讀、“群眾說事、干部解題”等活動,在推動移風易俗、抵制陳規陋習、培育文明鄉風、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講好張家川故事,展示張家川形象,打響“絲路大關山?書香張家川”品牌,最大限度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減阻力、聚合力。要強化自身建設,帶頭旗幟鮮明講政治、同心同向謀發展、履職為民當“橋梁”,著力增強政協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要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要求,強化委員學習培訓和履職管理,在轉變作風提水平中展示良好形象。
張思佳強調,人民政協作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在凝聚共識、維護團結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協工作,重視和安排好政協組織開展的調研、視察、協商議政和提案辦理等活動,在政協黨的建設、委員隊伍建設、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和履職成果轉化等方面主動提供支持保障,努力為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張家川而團結奮斗。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f09211ccc9245d67.jpg)
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李國恩代表政協張家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李國恩從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把牢正確政治方向;緊扣中心建言資政,積極服務發展大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踐行為民服務宗旨;堅持團結民主主題,廣泛匯聚發展合力;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工作效能顯著提升等五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工作。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f7bdd007f71dc01e.jpg)
李國恩在報告中說,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自治縣建縣七十周年縣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政協張家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在中共張家川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農業優先型+生態功能型”發展定位,聚焦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總體目標,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不斷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為全面推動張家川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72b78813af7fee17.jpg)
李國恩說,做好新一年工作,縣政協及其常委會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標任務履職盡責,在推動張家川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展現政協作為、體現政協擔當。要密切保持同本界別群眾的聯系,集中群眾智慧,積極為改善民生建言獻策,積極引導政協委員在本職工作中發揮好帶頭作用、創先爭優。要鼓勵和支持委員深入基層,引導群眾正確認識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到委員腳步走下去,社情民意帶上來,實現協商與百姓“面對面”,與民意“零距離”,推動廣大政協委員成為黨的政策宣傳員、思想政治引領者、界別群眾貼心人。要緊扣“感恩奮進七十年?同心筑夢新時代”主題,聚焦自治縣成立70周年縣慶活動,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推動形成全縣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得生動局面。要抓實思想政治建設,更好發揮專委會基礎作用,優化委員服務保障,加強學習培訓,加大“書香政協”建設力度,提升委員“四種能力”,通過黨內生活“大熔爐”把黨員委員隊伍錘煉成擔當作為的排頭兵,不斷提升履職能力水平,不斷增強政協工作整體實效,奮力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d2fd085e6bdbb65f.jpg)
縣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馬維代表政協張家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縣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和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提案工作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扣時代脈搏,聚焦中心工作,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縣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期間,共收到委員提案172件,經審查立案118件,現已全部辦結答復。一批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充分發揮了提案工作在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6e5539e6858dab22.jpg)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88c69cb89574aa86.jpg)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93c506a7ada70ffc.jpg)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22122814280e149cc407572c1d.jpg)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