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張家川大地,一條條公路、國省干線貫通城際、輻射延伸,打通了張家川經濟發展“大動脈”;農村公路連城通鄉、進村入戶,織密了農村地區發展“毛細血管”,成為農村的發展路、農民的致富路……2022年,張家川縣交通運輸局在省、市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和關懷幫助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強國和“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重大項目,緊盯重點指標,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發展,攻堅克難、真抓實干,以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為抓手,充分發揮交通“先行官”作用,持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穩步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交通運輸保障,為實現“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2年以來,縣交通運輸局圍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主線,把黨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結合交通實際,以黨建引領交通工作高質量發展。將黨建與四好農村路建設、農村公路養護、公路路政管理、客運市場秩序整頓、鄉村振興等工作相融合。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明顯。2022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不含水毀維修),較上年(6100萬元)同比增長145.9%。其中完成交通建設項目7項,城市服務項目1項,農村公路養護項目1項。
項目建設按期完成。2022年,完成南山公園道路系統續建項目2.22公里,完成投資1031萬元;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39條,全長99公里,完成投資6039萬元,至目前,全縣926個自然村,已有916個村通硬化路,通硬化路率達到99%;完成農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窄路面加寬)8條,全長34.52公里,完成投資1420萬元,解決了6個鄉鎮14個建制村通村公路會車難、通行不暢等問題;建設產業路41條47.71公里,完成投資678萬元;改建縣道X206線張棉驛危橋一座,完成投資223萬元;建設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7.4公里,完成投資475萬元;維修水毀道路58條,完成投資1023萬元;維修橋溝梁至馬河公路瀝青路面19.3公里,完成投資1413萬元。
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市列項目靜天高速公路(張家川段)于2020年2月開工建設,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29.82億元,占總投資的78%,計劃2023年12月建成通車。其中靜天高速張家川收費站至縣城道路新建二級公路0.91公里,總投資1653萬元,于10月底完工。加快推進S323甘陜界至長寧公路建設項目,擬建設里程6.4公里,估算總投資9000萬元。加快推進S221涇源(寧夏)至石槽溝公路龍山至張家川段建設項目,該項目建設里程16公里,估算總投資7.81億元。
建設城市綠色交通體系。堅持以緩解交通擁堵、增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為目標,以實施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為導向,加快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的城市交通體系。前期投入6000余萬元,設置站點48個,購置首批新能源電動公交車32臺,配建充電樁4個,設置公交線路4條,于今年7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開啟了張家川縣公共交通事業發展的新篇章。同時,徹底解決天水高鐵南站公交線路歷史遺留問題,全縣公路運營市場得到全面規范。
深入推進貨車司機群體黨建試點工作。核查省級交辦貨運司機204人,我縣貨運司機137人,共計341人。其中,核查出貨運司機黨員32人,建立貨運黨員司機工作群,將貨運黨員司機全部錄入“隴原紅運”,收集通過貨車司機黨組織以及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熱線反映的貨車司機訴求,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貨車司機思想動態分析,建立貨車司機訴求部門間會辦聯辦協辦機制,協調處理縣級層面的貨車司機訴求。組織黨員司機加強學習道路貨運行業業務知識和基層黨建業務知識,增強做好道路貨運行業黨建工作的能力,打響“隴原紅運”黨建品牌。
堅持高標準,致力行業治理水平提升。加強以班線客運、公交客運、出租汽車客運、超限超載和危化品為重點的交通運輸市場的執法監管,大力規范管理機動車維修站(點)、駕培等市場,堅持不懈打擊非法營運行為,堅決維護良好的交通客貨運輸市場秩序。截至11月底,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共檢查社會車輛2230余臺次,各類客貨運輸車輛1310余臺次,機動車維修市場專項整治42次,駕培市場專項整治26次,糾正各類道路運輸違規行為1913余起,對未落實防疫措施的運營車輛駕駛員進行教育培訓41人次,查處客貨運輸、維修、駕培市場等案件264起,共計罰款51萬元。其中,處罰超限運輸車輛84臺次,收繳罰沒款9.6萬元;查處非法營運車輛172臺次,收繳罰沒款38萬元;查處客運班車、出租車違規經營8輛,罰款1.4萬元;查處違規維修企業2家、駕校2家。
堅持高水平,扎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責任,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狠抓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共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24次、綜合大排查4次,專項排查3次,排查一般隱患121項,已整改121項,整改率達到了100%,未發現較大隱患和重大隱患。深入排查水毀道路,全力做好水毀修復工作,共排查隱患道路25條32處水毀點,于10月底已全部修復完工。積極開展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對全縣195條農村公路進行全面排查,共設置慢行或者路口警告標志16塊,路口讓行禁令標志8塊,減速振蕩標線16處,停車讓行道路標線8處,減速帶8處,路口警示樁48個,太陽能閃光警告信號燈16個,安裝波形護欄3830米,實現公路“安全保障能力系統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顯著提升、交通事故明顯下降”的目標,為人民群眾出行創造更加安全的公路交通環境。增設省、縣、鄉道平交道口安全設施,會同交警人員對全縣省、縣、鄉道平交路口安全設施進行了排查,共調查線路22條,涉及平交路口174處;設置道口標柱744根、標志標牌348塊、橡膠減速壟1795m、振蕩標線1600㎡,凸面鏡2塊。完成2022年安全生命防護工程任務16條37.4公里,完成投資474.5348萬元,這16條村級道路安保的實施,將有效地減少村道交通事故,確保村級道路行車安全系數。
堅持高品質,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 “四好農村路”就是通往百姓家門口的“幸福路”、“致富路”。2022年,縣交通運輸局著力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積極探索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按照“修通通村路、打通斷頭路、互通聯鄉路、連通產業路”的思路,在攻堅克難中加快發展,在加快發展中攻堅克難,當好脫貧攻堅排頭兵,真正把農村公路建成產業發展路、農民致富路、小康生活路……2023年,縣交通運輸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任務,以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為統領,以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為重點,以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抓手,補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構建內通外聯,連接周邊、高效銜接的干線交通網絡,助力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計劃加快S323甘陜界至長寧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進度,盡快完成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年底立項批復,2023年5月開工建設;加快隴縣至隴西高速公路隴縣至張家川段及龍山連接線建設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進度,銜接省市自然資源部門,開展土地預審手續辦理,力爭2023年6月份立項批復;2023年計劃建設X545梁山至川王三級公路改建工程;加大公路養護資金投入力度,做到“有路必養、養必到位”,不斷提升公路養護服務水平。
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縣交通運輸工作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新發展思路,凝心聚力、克難攻堅,全力以赴推進全縣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幸福美好新張家川貢獻交通力量。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