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2-12/4/221204101257fff23e6977f391.jpg)
“以前出門行走全靠雙腳,天氣好時塵土飛揚,遇下雨時腳踩兩腳泥苦不堪言。現在你看咱們老家農村的路修得多好,不光有硬化的水泥路,還配套水渠,道路兩側還有綠植的花卉和景觀樹,小轎車就能直接開到家門口。老家是發展了,父老鄉親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共產黨是給我們農民辦實事哩!”在蘭州開烤肉店的張家川縣川王鎮哈溝村創業青年馬有素福近日開車回老家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
![](/Files262/BeyondPic/2022-12/4/221204101262a59cd11bd6bd7e.jpg)
如今,當你走到張家川縣的每個鄉村,一條條硬化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基本實現了村村通道路,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像一條條小龍一樣攀沿在張家川山川的溝溝壑壑,勾勒出一條條助跑“縣域經濟”發展的路線圖。
![](/Files262/BeyondPic/2022-12/4/221204101231c4d517f50540d4.jpg)
劉堡鎮窯兒村雖與縣城直線距離有五公里,但原來受交通制約,幾乎與世隔絕,但自從打通了鄉村路,窯兒村這個有全國森林鄉村美譽之稱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了網紅村,該村的烏龍頭產業快速發展,土特產也能運輸出去,助推了鄉村經濟的發展。窯兒村支書馬甲平感慨地說,要想富,先修路。有了門路,也就有了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農村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做為一名農村黨員,我將堅決跟黨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設幸福美好新張家川貢獻一份力量。
![](/Files262/BeyondPic/2022-12/4/22120410127b96e13d800b83fe.jpg)
今年52歲的馬關鎮人竇小平,一直做水果批發販運生意,多年來開著卡車走南闖北,談起交通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深有感觸。八十年代,鄉村的土路真是苦不堪言,開上拖拉機走真的十分危險,很操心。九十年代,漸漸有了沙土路和硬化路,相比以前路況好了不少,人們的交通工具也慢慢變化了,外出做生意也方便了許多,原來搞皮毛販運都是卡車。如今新時代,尤其是咱們張家川農村的路真是“四好農村路”,外面的水果就直接能拉到村子里,老百姓都能吃上新鮮的水果,真是方便多了。交通對經濟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如果交通不發達,經濟肯定跟不上。真心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老百姓搭橋修路,“四好農村路”是真正的“民心工程”。
![](/Files262/BeyondPic/2022-12/4/221204101222d8ab253e89467f.jpg)
據張家川縣交通運輸局局長蘇永平介紹,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張家川縣交通運輸局科學謀劃、精心實施、全力打造“四好農村路”,規劃綠化配套設施,打造了景觀別致、綠樹成蔭、三季花香、四季常綠的綠色生態公路,為城鄉居民營造了“暢、潔、綠、美、安”的出行環境。“四好農村路”的覆蓋,為推進鄉村旅游發展,公路沿線鄉鎮農業農村產業經濟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下一步,我局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張家川縣交通運輸事業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Files262/BeyondPic/2022-12/4/2212041012c3a84b3eb72acd74.jpg)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