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沾泥土 心中有真情
寫在第二十三個中國記者節
11月8日,我們迎來了第23個中國記者節。新聞工作者是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一年來,廣大新聞工作者肩負著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傾聽大地心跳,為人民抒寫,為時代放歌,在黨心民意、國計民生的交融輝映中展示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用生動的筆觸、鮮活的鏡頭全方位呈現黨治國理政新氣象……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到田間地頭、干群心中,帶動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深入田間地頭,走進村頭巷尾,在基層一線描摹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11月7日,恰逢立冬,天氣漸已變冷,但在張家川縣全媒體采訪現場,廣大記者的心卻是火熱的。
“作為一名新媒體記者,我將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充分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勇于探索、不斷創新,為我縣的新聞宣傳工作貢獻力量。”在川王鎮海灣村航拍現場,記者張慶如是說。
在美麗鄉村建設采訪現場,記者竇苗苗說:“作為一名新時代記者,我將以實際行動踐行“四力”,記錄張家川縣的發展變化,傳播好張家川聲音。”
在川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播音員錢辛瀚說:“鏡頭聚焦新聞,真情傾注民生。通往新聞現場的路上,有歡笑,有感動,有汗水。我是新聞事件記錄者,更是觀察者和感悟者。我們用鏡頭,見證張家川大地日新月異的變化發展,有我們的地方,就有張家川故事。赤誠在懷,責任在肩。再次出發,初心仍在。腳步依然在路上。”
新入職記者黃薇說:“作為一名剛入職的新聞工作者,我將努力學習,不負時代,不負韶華。把精力用在采訪上,把心思用在稿件上,把真勁用在創新上,把努力體現在熒屏上。始終秉持著新聞工作者的初心,講好百姓故事,傳播百姓心聲。”
努力用腳步去追尋、用心靈去思考、用真情去融入,過去的歲月里,張家川縣廣大新聞工作者將社會變遷、歲月更迭、民生需求,變成一個又一個豐盈而有質感的故事,變成一篇又一篇浸潤著真情實感,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作品,給人以勇氣和力量,給人以溫暖和慰藉。
“立冬時節,恰逢即將到來的第二十三個記者節。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記者深入川王鎮采訪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川王鎮的發展變化,他們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傾聽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心聲,用鏡頭和筆觸記錄下了這一年來,川王鎮所取得的成績和發展變化,他們用自己的步履丈量著這里的山山水水,在此,我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也祝愿所有的記者們節日快樂,歡迎大家來大美川王采訪報道,拍攝記錄新時代里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看著記者們忙碌的身影,川王鎮黨委副書記馬生寶如此說道。
今年以來,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廣大新聞記者扎根基層、服務大眾,通過積極踐行“四力”,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加強策劃,著力提升節目質量,涌現出了一大批有深度和影響力的優質稿件,進一步增強了新聞輿論工作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凝聚起了強大精神力量。
新聞傳播方式在變,唯一不變的是廣大新聞人對新聞事業始終如一的堅守,全身心投入到這個偉大而光榮的事業中,擇一事,以終老,雖百折,猶未悔。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