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代表展風采】系列八
搭建為民服務“連心橋” 甘當群眾致富領路人
梁山鎮人大代表、陽洼村委會主任惠亮亮
【開欄語】張家川縣、鄉鎮人大換屆以來,新一屆人大代表立足民族地區發展,全面深入調研,服務中心大局;發揮頭雁效應,爭當致富能人,發展壯大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密切聯系群眾,發揮代表作用,為民排憂解難,造福人民福祉;圍繞疫情防控、省級文明縣創建、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認真履職盡責,展現代表風采。全縣各級人大代表心系群眾所需,踏實扎根基層,踐行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彰顯了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為張家川發展貢獻了力量。
![](/Files261/BeyondPic/2022-9/30/2209300920a013eefb80d81a1a.jpg)
梁山鎮人大代表、陽洼村委會主任惠亮亮,從小在農村長大,深知農民一年到頭在地里種莊稼,沒有多少積蓄,心懷改變家鄉面貌的渴望,驅使著他不斷尋求發展致富的新路子。
創新“核桃+大蒜”模式,盤活一個村
陽洼村地處張家川縣、秦安縣和莊浪縣三縣交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但群眾一直堅守著“靠山吃山”的傳統觀念,惠亮亮意識到,要想富必須改變群眾的思維。他通過外出學習、考察、觀摩,和村上其他各級人大代表、鎮村兩級干部、駐村幫扶干部座談交流,多方征求意見,立足村情共商發展大計,引進收益高且適合本村種植的農作物紫皮大蒜,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創新出了核桃套種大蒜的種植模式,改變了生產方式落后、種植品種單一、群眾收入不高的被動局面,激發了群眾發展種植業的熱情。近幾年,經過全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打造“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形成了“四個千畝”示范園,即核桃園、大蒜園、花椒園、蘋果園。現在每畝收益五千元左右,種植的薄皮核桃、紫皮大蒜等農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好,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掙到票子,致富的熱情高漲了,信心更足了。惠亮亮通過“核桃+大蒜”種植模式,讓群眾就近就業、增產增收,盤活了一個村,帶富了一幫人。
![](/Files261/BeyondPic/2022-9/30/22093009202d3b74f0b4d30a05.jpg)
(陽洼村農戶采摘大蒜場景)
干群齊心協力,打造鄉村振興“靚麗名片”
惠亮亮積極爭取、匯報銜接,統籌規劃示范村建設,把陽洼村打造成孔韓公路沿線亮點村。通過爭取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資金,整修村道、護坡、水渠,完善村民文化娛樂活動中心、村民休閑廣場和歷史文化遺跡,把陳王古堡打造成“網紅打卡地”。村文化廣場集歷史人文、成語典故、科技知識、時政宣傳于一體的休閑娛樂、文化展示綜合體。廣場四周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每當夜幕降臨,村民們三五成群來到廣場下棋、聊天、跳廣場舞。如今的陽洼村成了梁山鎮文化旅游的一道靚麗名片,吸引周邊群眾觀光旅游、促進消費。惠亮亮說,“自從在村文化廣場和村道路兩旁栽種了綠植和花卉,陽洼村的美麗鄉村顏值更靚了。不管是日常辦公,還是走在美麗的鄉村道路上,總有一種讓人賞心悅目、眼前一亮的感覺”。
![](/Files261/BeyondPic/2022-9/30/220930092010c64a56917b3b28.jpg)
(陽洼村孔韓公路段風情線)
展現代表風采,奮戰疫情防控一線
惠亮亮在陽洼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擔任副組長,他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帶領志愿者張貼宣傳標語,勸離聚集人員,在勸返點值班值守,逐組開展巡查、排查工作,用私家車免費接送村上群眾接種新冠疫苗,在疫情防控點嚴格檢查過往車輛、出入人員登記、落實“一掃三查”措施,全力做好“外防輸入”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率先垂范、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用熾熱的工作熱情踐行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Files261/BeyondPic/2022-9/30/220930092072cb6a4f29a7a46b.jpg)
(惠亮亮入戶宣傳疫情防控政策)
惠亮亮作為梁山鎮人大代表,用心、用情、用力帶領全村黨員、群眾創出了產業發展新經驗,鋪就了增收致富新路子,用實際行動描繪著陽洼村鄉村振興新篇章。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