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831a271ba0189e36d6c.jpg)
近年來,張家川縣堅持把鄉村建設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按照“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壯大多元富民產業”的要求,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立足現有村莊基礎,通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把鄉村建設與重大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完善鄉村功能統籌推進,鄉村面貌持續改善,干群凝聚力不斷增強,群眾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83116675986e613aefc.jpg)
八月的張家川,風輕云淡,秋意盎然,處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碩果累累的繁榮景象……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831998510e914b7294a.jpg)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如今走進張家川縣各村莊,一條條干凈規整的硬化路筆直通暢,一排排嶄新的房子鱗次櫛比,村委會廣場上健身器材整齊排列,垂柳下的長椅整齊劃一,房前屋后干凈整潔……這是張家川縣經過近幾年不懈努力,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呈現出來的美麗鄉村新畫卷,為鄉村振興打牢堅實基礎。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831ce2594848f62d151.jpg)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美麗環境,人人憧憬。一路采訪,一路感嘆,跟隨鎮村干部的腳步,我們走進大陽鎮閆莊村,目睹了閆莊村的新變化,也聽聞了鎮村兩級干部為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所做的努力。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83156fec56754607a6e.jpg)
“近年來,閆莊村緊緊圍繞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的目標,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修建通村橋梁一座;主巷道雨污分流污水管網改造760米;硬化主巷道320米,修建了體育活動中心,擴建籃球場540平方米的塑膠場地;整治河堤邊綠化帶1200米,村口修建2個小花園,共實施112戶衛生旱廁改造;組建環衛隊1個,常態化清理清運垃圾,小巷道實行巷長負責制,全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該村黨支部書記劉鮮鮮告訴記者。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8315149af19019d479b.jpg)
“農村美不美,關鍵看環境”。一路走來,條條硬化的水泥路直通村口和房前屋后。目光所及的角落,除了整潔便是干凈,新農村是鄉村的最靚點。美麗整潔的閆莊村、河李村、小楊村,只是張家川縣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831fc21b555ad42855e.jpg)
大陽鎮副鎮長趙萬鴻介紹說,大陽鎮按照“打特色牌、走生態路、開旅游局、建和諧鎮”的工作思路,以“五園一線三中心”鄉村振興示范帶為總抓手,堅持把建設美麗鄉村、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素質作為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著力點,全面落實巷長制,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制等制度,形成了“整治無死角、責任全覆蓋”的工作格局。同時,我們依托鄉村建設行動項目建設,在全鎮24村實施了雨污分流管網、水渠、硬化路、安全護欄、擋墻、綠化等基礎設施,人居環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8319090a514fe5a3845.jpg)
據了解,張家川縣在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堅”行動和農村柴草場專項整治試點過程中,統籌各類資金1.06億元,持續開展鄉村建設示范行動,創建省級示范村3個,市級示范村10個,縣級示范村20個,天津幫扶鄉村振興示范村2個。投資6600萬元,建設整治提升村64個。截至目前,示范村和提升村項目已完成建設任務的85%以上。結合河長制、路長制和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探索建立了“街長制”、“巷長制”、“門前三包”等長效保潔機制,合理利用管護基金,加強公益性崗位的培訓和管理,修改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引導,全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氛圍基本形成。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831becf3241842ab3fd.jpg)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