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是筑牢民生底線的關鍵一環。近年來,張家川縣水務局緊抓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利政策,通過超前規劃爭取項目,精心組織實施,先后建成石峽、東峽和富川水庫,形成東中西部相結合,互通互聯的調水機制,保障全縣群眾全年不間斷用水,讓安心水潤澤百姓心。
清秋時節,行走在張家川縣大陽鎮高溝村,寬敞的村道兩邊,一排排民居整齊有序,早在十多年前,這里的群眾就告別了依靠山泉挑水吃的歷史。現在,一年四季通村入戶的自來水隨用隨取,洗衣機、太陽能熱水器等現代化用水設備已經成為每個家庭的標配。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0188b39914f0d297723.jpg)
對比起過去的生活和現在良好的用水環境,東溝村二組群眾馬入云動情地說,東溝村山大溝深,原來是個缺水比較嚴重的村,群眾吃水比吃油還困難,為了一口泉水,半夜兩點就要起來排隊挑水。2006年前后,在黨的好政策和縣水務局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村里通了自來水,現在大家再也不用為水發愁了,用水十分方便,如果用水有啥故障,打個電話,工作人員立馬能到崗解決。
東溝村群眾用水環境的改善,只是張家川縣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推動水利事業不斷進步的一個縮影。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018332d503f589ba174.jpg)
據縣水務局農村飲水安全管理站站長、正高級工程師蘇永明介紹:“從2005年全縣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開始,我們就提出了以水源定工程、以地勢建規模的要求,規劃一次到位,分年組織實施,通過前后15年的不斷努力,目前已經建成連五梁、龍山、劉堡梁、渠子梁、平安梁、馬鹿梁6大跨鄉鎮、跨流域的集中供水工程,解決了全縣250個行政村、30多萬人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問題,同時通過建立建管同步、建管一體的機制,確保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穩定運行,十多年來,得到了省市以及水利部的充分肯定。”
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學規范、務實管用的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機制,在安全飲水工程和水利項目建設過程中,張家川縣切實走出了一條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01895baa74699142058.jpg)
據了解,截至目前,張家川縣農村飲水集中供水通村率達到100%,入戶率達98.3%,供水保障率、水質檢測達標率、水費收繳率均達到95%以上。后期,張家川縣將進一步改造提升建設工程體系,改革完善運行管理機制,提高農村供水保障能力,為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