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8/13/22081317471aae267a5775999f.jpg)
“今年來,我村針對去年村集體經濟積累收入薄弱現狀,根據縣委組織部推廣的N+3+1集體經濟發展增收新模式,成立農資代售銷售點1個,主要代售村民自己加工的面粉、玉米珍、胡麻油、蕎麥面、蕎麥珍,截至7月底,我村村集體經濟積累純收入達到4.3萬元,其中農資代售和小買賣經濟收入1.5萬元。”張家川縣劉堡鎮杜家村黨支部書記李景華見到記者采訪,興高采烈地向記者介紹代售點給村集體經濟積累帶來的實效。
![](/Files261/BeyondPic/2022-8/13/2208131747204349430c76af05.jpg)
2022年以來,張家川縣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實施村集體經濟突破行動,創新“N+3+1”增收模式,為各村“一村一業”產業打造進行了前期探索、“把脈開方”,使全縣的村集體經濟發展呈現出“多點開花”、多元發展的新局面。
![](/Files261/BeyondPic/2022-8/13/2208131747cf60265b66adcf93.jpg)
劉堡鎮黨委副書記汪富平介紹說,今年以來,劉堡鎮緊扣“黨建強村、產業富村”的發展理念,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謀思路、探路徑,多點發力壯大新型村集體經濟,大推行黨建引領村集體“N+3+1”發展模式,初步形成了杜家村磨坊、高家村油坊等小作坊,董家村蜜蜂、梨園村肉雞、小灣村羊、趙灣村牛等小養殖,在梨園村、劉堡村發展飼料玉米、米家村香菇等小種植,同步在高家村、劉堡村、豐銀村、王家村、五星村開設便民服務小超市,各村農資代售,光伏發電,投資分紅,機械租賃多種形式,不斷提升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
![](/Files261/BeyondPic/2022-8/13/2208131747c5ae1cb3e5e6a6a9.jpg)
據了解,截至7月底,劉堡鎮18村集體經濟發展總收入216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169萬元,純收入達到60萬元。下階段,劉堡鎮將立足打造烏龍頭之鄉,縣城菜籃子基地,強產業帶動,多模式發展,多龍頭進水,在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積累和產業發展上雙向發力,力爭完成全鎮村集體經濟完成任務,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