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詢問、登記、掃碼、測溫……在張家川縣胡川鎮縣級卡口,記者看到由鎮村干部、醫護人員、民警、黨員先鋒隊組成的防控班組逐一對進出車輛和人員進行摸排登記。
“胡川鎮是全縣的‘南大門’,G566穿鎮而過,是張家川縣對外互聯互通的主要交通要道,車流量大,大型運輸車輛多。自此次疫情發生以來,胡川鎮切實把好疫情防控外防輸入第一道防線。同時全面保障防疫物資、生活物資、企業生產物資的車輛快速通行。”胡川鎮副鎮長李子文說。
把牢把好交通卡口,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張家川縣進一步壓實責任,規范流程,加強人流、物流、車流進出管理,嚴格做好各交通卡口疫情防控工作。
在各個交通卡口,工作人員充分發揚“舍小家、顧大家”精神,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守好“入口關”。他們對過往車輛查碼登記、體溫檢測,對相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現場分工明確,工作有條不紊。
張棉驛鄉卡點,疫情防控工作隊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機制,從細落實防控措施,確保過境車輛不漏一車一人,切實筑牢張家川“北大門”安全屏障。
張棉驛鄉人大主席高鵬說:“張棉驛卡口,屬于縣級疫情值班點,主要面對平涼、蘭州等地的返張來張人員,根據疫情防控最新政策,我們逐車逐人做好通行證、健康碼、行程碼核對和測溫登記等工作,看似簡單重復的動作,卻是筑牢‘外防輸入’防線的有效方法。”
張家川縣嚴格落實國家疫情防控第九版方案,充分發揮交通卡點“第一防線”作用,堅決把好疫情“輸入關”。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