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近日,張家川縣召開了創建省級文明縣工作推進會,會上命名表彰了一批縣級文明單位、文明村、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書香家庭、最美張家川人、最美志愿者、新時代好少年,為了更好地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從即日起,縣文明辦聯合縣融媒體中心將推出《德潤張家川》專欄,充分展現張家川縣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生動實踐、先進事跡,用文明的雨露潤澤社會,凝聚起全社會同心同德、共促創建的強大合力。
閱讀是一道光,照亮心靈,溫暖人生,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在吳曉濤家中有很多書籍,有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名著,還有科技、歷史、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為了讓孩子也能愛上讀書,從小開始,吳曉濤就給孩子講故事、讀兒歌。雖然無法給孩子提供最優裕的物質條件,但可以讓他成為精神上的富翁。吳曉濤和丈夫深知讀書對人的影響之深,在孩子不斷成長的歲月里,努力踐行親子教育,同步參與學習,共同營造一個有利于家庭、孩子共同進步的書香氛圍。
吳曉濤覺得大人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怎么樣他都會跟著學。因此,陪孩子的空閑或有空的時候她會學黨史、學教育學相關書籍,利用業余時間努力學習,取得了本科學歷。“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平時上班很忙,也很累,幾乎沒有時間來充實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只能利用下班時間、雙休日和假期來補充新知識、讀幾本自己喜歡的書。孩子他爸爸也是一名老師,一直都有閱讀的習慣,小孩子喜歡模仿,父母在燈下埋頭讀書的情景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也會不自覺地拿起自己的小圖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吳曉濤如是說。
俗話說好習慣都是慢慢培養出來的,讓孩子愛讀書也是需要慢慢培養的,是異常需要愛心和耐心的。于是,“讀書樂”的氛圍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到了小學,孩子在學習上的壓力漸漸增大,夫妻倆開始有針對性地引導他閱讀,培養他自我閱讀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眼界不斷開闊,思想也日趨成熟。會經常就學校和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發表他的看法。這個階段是一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極端的性格大多都是在這個階段萌芽的。而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途徑除了學校和家庭的教育之外,就是讀書。為了讓他能更準確地了解書中的所蘊含的哲理,吳曉濤和丈夫開始陪著他一塊閱讀,有時讓他讀,夫妻倆聽,有時夫妻倆讀,讓他聽,讀過之后,一家人談談隱藏于其中的道理和自我的認識。經過這種方式,能讓孩子在歡樂和溫馨的環境中逐漸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應當做的,什么是堅決不能做的。
孔子云:“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讀書給吳曉濤的家庭增添了無限的樂趣,讓他們一家在學習中共同成長、提高。孩子的書籍讓夫妻倆回味完美的童年,堅持一顆童心,而他們現在所讀的書籍也在預備孩子日后的誦讀,引導他走好人生之路。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