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家川縣,有一種大家都比較熟知的植物,叫做艾草。每年的五六月份一到,漫山遍野到處一股濃濃的草香味,沁人心脾。
誰能想到農村隨處可見的野草,通過甘肅九艾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深加工,在張家川縣竟然搖身一變成了農民致富的“金葉子”。
初夏時節,聞著濃濃的艾草香氣,記者來到了位于木河鄉下龐村的甘肅九艾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走進生產車間,連空氣里都彌漫著艾草的清香。在轟轟隆隆的機器聲中,十幾名工人正嫻熟而忙碌地進行加工生產,有的進行脫葉、有的揉搓制絨、有的制作艾條、有的加工足浴包、有的進行產品封裝。在公司展廳,用艾草制作的艾條、足浴包等多種產品琳瑯滿目。在公司原料庫里,一捆捆待加工的艾草整齊的碼放著。
據了解,甘肅九艾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初步形成了集艾草種植、生產加工、產品研發、銷售服務于一體較完整的產業鏈。主打產品有艾條,足浴包等多個產品,年產值達200萬元,年利潤近40萬元,吸納附近村民20多人就業。同時,公司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收購野生艾草400多噸,帶動張家川縣及周邊的清水、莊浪、秦安等縣群眾利用農閑時節采收野生艾草,為農戶創收160多萬元,進一步拓寬了群眾收入渠道。
“艾草被尊為百草之王,用它來泡腳,可治療感冒、宮寒、痛經、虛火、腳氣、血液循環不暢、睡眠質量差等問題,十分有益于健康,還有驅蟲、殺菌消炎、抗過敏等作用。只要儲存得當,艾草越陳,功效越好。”公司總經理李偉豪介紹道。
“我們的產品一經上市便受到消費者青睞,訂單越來越多,市場供不應求,現在公司‘火力全開’搶生產。下一步,我們公司將緊盯張家川縣委、縣政府關于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進一步加大艾草研發力度,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后期開發艾絨養生枕,艾草被,艾灸貼,艾絨坐墊等一系列與艾有關的產品,將人們眼中的雜草變廢為寶,讓‘艾’富農,助力鄉村振興。”李偉豪信心滿滿地說道。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木河鄉依托當地豐富的艾草資源,大力發展艾草產業,不僅有力提升了農村集體經濟整體實力,還增加了群眾收入,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家里有老人和孩子要照看,外出打工不方便,到家門口的這個公司里來上班,工資一個月也能拿到2600,我覺得在這里工作很舒心,不出家門就能掙錢,確實特別好,我會繼續干下去。”下龐村村民咸小娟開心地說。
“家門口上班,活不累,容易上手,適合咱婦女干,收入也不錯,每個月能掙近3000元,還不耽誤照顧老人和孩子,小艾草給我家帶來了好日子!” 下龐村村民李素夫葉一邊卷艾條一邊說道。
“自2021年該公司成立以來,在做大做強艾草產業的同時,還通過收購艾草,招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等多種方式,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截至目前,該公司共吸納20多名附近村民長期在此務工,不僅讓農村廣大剩余勞動力實現了自身的人生價值,而且還在家門口掙到了一份不錯的收入,加快了家庭增收的步伐。”下龐村黨支部書記哈玉玲介紹說,“艾草產業市場空間大,產業鏈長,是村上精心培育的富民產業,我們會努力讓艾葉成為鄉親們致富的金葉子!”
艾草作為特色中藥材,應用廣泛,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艾制品越來越受到青睞。甘肅九艾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搶抓市場機遇,立足產業優勢,依托張家川縣豐富的艾草資源,進一步提升艾草采集、加工能力,拉長艾草產業鏈條,不僅解決了當地群眾就業難題,同時還結合產業融合,不斷拓展產業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公司已經實現了從葉桿分離、揉絲搓絨、粉碎加工、成品包裝等一系列的全環節生產利用。
一株株不起眼的小艾草,經過精細化加工,正在成為張家川縣一個新興產業。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