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20322104532bb53e1f13a156e.jpg)
今年70歲的張家川縣連五鄉陳家村民竇秋菊在村頭正在手工編草編,看到記者正在拍攝陳家新村的光伏能源,她便上前來高興地對記者說:“共產黨就是好,原來我們睡的是土炕,現在都用上了太陽能電熱炕,既安全又衛生。”
今年50歲的陳寶平告訴記者,原來,我們村民在冬天大多在家里安裝的是土式煤炭爐子,煤煙不安全,還影響空氣質量,其他的電器不敢用怕費電。自從有了光伏發電,熱水器、空調、電采暖都配上了,每年還有了固定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夏天時,由于太陽光照充足時間長,每月光伏發電800多度,冬天平均每月600多度電。每月15日左右,是光伏發電結算的日子,他家每月平均能得到二百多塊錢的發電補貼,每年大約是兩千多塊錢。
![](/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20322104562c5f221462a50c6.jpg)
陳家村黨支部書記陳小東說,光伏發電是民生工程,不僅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清潔能源,也是一項助力群眾增收的“陽光收益”。
![](/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20322104506d7959fcfc7621a.jpg)
據連五鄉黨委副書記趙坤介紹,連五鄉投資200萬元,現已建成4個村光伏項目,每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6萬元以上,今年計劃投資130萬元,在5個村進行光伏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后,后半年預計收入達3萬元以上,到明年收益可達到6萬元以上。
據了解,今年,張家川縣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清潔能源是張家川縣“4+2”現代產業體系之一。為此,全縣立足生態功能區定位,大力發展光伏、風電、抽水蓄能等清潔能源產業,著力打造隴東南清潔能源基地。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