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203221026ccd4b37a060ba193.jpg)
春來農事忙。眼下正是春耕備耕時節,記者在張家川縣連五鄉設施蔬菜種植基地看到,群眾正在搭建大棚、平整土地、除草育苗……他們鉚足了勁兒備耕。
![](/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20322102679c5918f4b3680a2.jpg)
在馬咀村蔬菜育苗溫室大棚內,映入眼簾的是整齊劃一的育苗床,各種蔬菜幼苗茁壯成長,在陽光照耀下顯得綠油油的。工人們在棚內正忙著查看出苗率、除草,現場一派熱鬧繁忙景象,為今年的蔬菜種植打下扎實基礎。
![](/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203221026471832b883e8281e.jpg)
該育苗基地負責人李根進告訴記者:“今年我基地種了六床辣椒苗,籽種都是引進來的新品種,辣子、茄子、西紅柿、甜瓜苗共有50多萬苗,在‘五一’前后能夠上市,供應周邊群眾栽植。”
![](/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2032210266fda0ed6936d3391.jpg)
馬咀村種植戶哈有素夫已經種植蔬菜大棚好幾年了,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他最繁忙的時候,為了保墑,他每年都早早地在大棚里起壟覆膜,以保證蔬菜種植的收成。他告訴記者:“我在基地里種植了6座大棚,全部辣椒,一季能產2000多斤,收入一萬多元。辣椒苗是我從咱們的合作社買的,質量有保證還方便。”
![](/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20322102698c57e2d27c2ef41.jpg)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興旺。連五鄉堅持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采取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模式,積極探索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產業振興的多元化道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培育新的發展產業,真正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
![](/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203221026c4ab3fd7c2cc8625.jpg)
連五鄉人大主席梁喜軍說道,按照全縣構建“4+2”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連五鄉結合鄉情實際,在馬咀村全力推進設施蔬菜種植和草莓種植。目前日光溫室育苗基地育苗五十多萬株,能為馬咀村新發蔬菜種植合作社200多大棚提供苗木栽植。去年,馬咀村為新發蔬菜種植合作社注入村級發展資金,有效帶動65戶群眾增收,也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203221026da29332e5db5078b.jpg)
近年來,連五鄉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工作思路,在建強組織中強化政治引領,在強化引領中催生富民產業,采取“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模式,走出了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積累,助力鄉村振興。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