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1/12/220112170036e1c700bb8d2984.jpg)
為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弘揚美德,教育子女孝敬父母,在全縣農村形成“孝老愛親”的良好道德風尚,為助力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近日,張家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在平安鄉水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了一場以“孝老愛親”為主題的道德講堂。
道德講堂上,平安鄉水泉村第一書記侯強強引用古代經典故事宣揚傳統孝敬文化,結合身邊的人和事講述家庭美德,以案說法闡述不贍養老人的后果,用身邊人說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身邊人,深入淺出地向參加活動的人員宣講了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給在場的每一個人留下了印象深刻。
宣講結束后,水泉村三組村民付國周說:“孝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有一老、是為一寶,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關愛親人,不僅是我們為后代樹立起一面正確的旗幟,更是為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增光添彩。今后,我要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贍養老人,不能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追悔莫及。”
據了解,平安鄉將道德講堂作為道德教育的主陣地之一,以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為主線,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引導廣大群眾講道德做好人,自覺成為道德的實踐者和傳播者。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