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1-11/23/2111231545d9bac186a20dae6e.jpg)
奮斗“十四五”,奮進新征程。11月23日上午,中國共產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在縣影視中心禮堂開幕。來自全縣各條戰線的黨代表,胸懷黨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共商張家川未來五年發展大計,選舉中共張家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共繪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藍圖。
張思佳同志代表中共張家川縣第十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馬創成同志主持并宣布大會開幕。
![](/Files261/BeyondPic/2021-11/23/21112315453e75969dba80ee03.jpg)
中國共產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邁進的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動員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各族人民,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奮進新時代、走好新征程,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張家川而努力奮斗。
![](/Files261/BeyondPic/2021-11/23/2111231545794bd96543503f70.jpg)
縣影視中心禮堂,氣氛熱烈莊重;會場中央的金色黨徽,熠熠生輝。上午8時30分,大會開幕,全體代表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大會應到代表353名,實到代表342名,符合規定人數。
第一次大會的執行主席是:張思佳、馬創成、牟建林、李國恩、張育明、王文華、馬庭堅、高建平、常征、黨曉軍、劉二貴、劉云桂、朱華山、蘭雪艷、高文、雷全君。
應邀參加會議的有:縣區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會議選舉和換屆風氣監督督導組有關同志,老干部代表李棟一、海金武、王存珠。部分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協非中共黨員領導干部以及十三屆縣紀委委員、駐縣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Files261/BeyondPic/2021-11/23/2111231545960573bf8fb0acb6.jpg)
在熱烈的掌聲中,張思佳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十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題為《奮進新時代 走好新征程 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張家川而努力奮斗》的工作報告。
《報告》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過去五年工作回顧;第二部分,今后五年全縣發展的總體要求;第三部分,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第四部分,堅定不移全面從嚴管黨治黨。
《報告》指出,在黨中央和省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迎難而上、負重拼搏,圓滿完成了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累計減貧11.53萬人,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運行保持了穩中向好、持續向好的態勢。城鄉面貌變化明顯,五年實施重點建設項目481項,完成投資168.5億元,靜天高速公路順利實施,改建三級公路、整治“暢返不暢”、硬化自然村組道路,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目標,富川水庫下閘蓄水,西城區開發扎實推進,龍山等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生態環境有效改善,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入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五年新增造林5.8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4.12%。民生福祉日益增進,實施了“全面改薄”“兩類學校”建設等項目,成功創建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完成了縣醫院搬遷,縣中醫院遷建進展順利,標準化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加強優秀文化遺產保護,馬家塬遺址入選國家“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河峪摩崖石刻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族團結持續鞏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扎實開展爭做“隴東南民族團結進步鞏固區”排頭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社會治理深入推進,人大常委會依法監督、政府依法行政、政協依法依章參政議政能力不斷提升,愛國統一戰線持續鞏固發展,成功創建為全省雙擁模范縣,連續兩年榮獲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稱號。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圓滿完成了鄉鎮換屆工作,干部作風持續好轉,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不斷提升。尤其是全縣上下咬定目標戰貧,眾志成城抗疫,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Files261/BeyondPic/2021-11/23/2111231545e0473607723a7e34.jpg)
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的同時,《報告》綜合研判形勢、分析問題,提出今后五年全縣發展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為統攬,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緊緊圍繞“五大目標定位”(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打造全國特色餐飲基地、建設省級現代肉牛產業園、爭創省級文明縣),牢牢抓好“三件大事”(縣域經濟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生態功能區保護),加快構建“4+2”現代產業體系(做大做強餐飲服務、畜牧養殖、現代飼草、特色種植4個特色產業,培育發展清潔能源、文化旅游2個綠色產業),更好統籌經濟和生態、城市和鄉村、發展和安全,著力夯基礎、興產業、惠民生、揚優勢、促跨越,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邁上新臺階,奮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張家川、不斷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新局面的時代篇章。
主要奮斗目標是:實現“六個新提升”。即: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城鄉發展面貌實現新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新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實現新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實現新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實現新提升。
《報告》指出,實現今后五年奮斗目標,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優化發展環境、必須樹牢系統觀念,緊跟發展大勢,瞄準既定目標,團結一致,堅定信心,撲下身子,抓好落實,把必須干、應該干、能干成的事干好,努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Files261/BeyondPic/2021-11/23/2111231545d76b1d7393b013a4.jpg)
《報告》提出今后一個時期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八項重點任務”。(一)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工商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二)強化項目帶動支撐,嚴格考核激勵抓項目,緊跟政策導向謀項目,強化要素保障建項目。(三)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抓實產業振興,突出人才振興,注重文化振興,抓好生態振興,強化組織振興。(四)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優化城鄉發展布局,提升縣城帶動能力,加強特色小鎮建設。(五)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扎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加強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全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強化公共文化服務,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七)加強民族宗教工作,夯實民族團結思想根基,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八)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加強民主法治建設,持續提升全民文明素養,著力提高社會治理能力。
《報告》強調,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要加強政治建設,堅決推動中央和省市縣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二要加強思想建設,持續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三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各領域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的能力水平。四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傾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良、布局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五要加強能力作風建設,督促引導各級黨員干部用心謀事、盡心干事、決心成事。六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引導各級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Files261/BeyondPic/2021-11/23/2111231545997a14690b28e77a.jpg)
《報告》號召:偉大的時代賦予光榮使命,崇高的事業召喚奮勇前進。全縣上下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勿忘昨天、無愧今天、不負明天,善謀敢為,銳意進取,奮進新時代、走好新征程,共同譜寫張家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代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中國共產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十三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和《全縣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情況報告》以書面形式向大會提交審議。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