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農村食品市場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8月30日,正值全縣中小學開學時節,張家川縣組織執法人員下沉鄉鎮,對批發零售超市、個體經營戶、食品店、校園周邊等農村食品生產經營門店進行大排查大整治,不斷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在龍山鎮,執法人員圍繞食品批發商、小食雜店、校園周邊小超市、小商店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重點對餐飲消費場所從業人員是否持有有效健康證明、餐飲具清洗消毒是否符合規定等方面進行了重點檢查,同時查看食品經營者有無進貨臺賬,是否存在銷售“三無”、假冒偽劣食品等行為。對學校食堂及周邊食品經營店,執法人員現場查驗進貨記錄,對檢查督查中發現銷售無溯源憑證、來源不明等不符合食品進行收回,并下發告知書,嚴禁不得售賣高鹽、高糖、高脂類“五毛食品”。
在排查中,發現部分門店經營者健康證過期行為,責令及時更換,并要求加強生產經營場所清潔,對設備設施、場所地面做到每天消毒,對整治中發現的違法行為,做到堅持有案必查,有查必果,確保轄區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在督查檢查過程中,向餐飲經營者宣傳《食品安全法》,強化他們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
據了解,在通過監督檢查保障群眾舌尖上安全的同時,下一步,在全縣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行動中,將以村為單位,做到村不漏店、店不漏項,拉網排查,組織開展食品生產經營者集中培訓、約談,全面自查自糾,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關鍵環節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摸底,及時研判轄區內食品安全存在潛在的風險和隱患,對轄區內食品企業基本情況、風險程度、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建立風險隱患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力促食品生產經營標準化、規范化,確保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位,營造共同關注食品安全的良好環境。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