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特色餐飲業做大做強 深化產業項目合作對接
為了做大做強全縣特色餐飲業,加快推動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8月24日上午,張家川縣召開特色餐飲產業咨詢規劃項目啟動會議,邀請阿帕數字集團專家團隊以及甘肅銀行天水分行、恒順集團、縣民族商會負責人和全縣在北京、湖北等地餐飲業代表人士,座談交流、各抒己見,研究提出推動張家川縣特色餐飲業規模化、品牌化、數字化建設的意見建議。縣委書記張思佳出席會議并講話,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濤主持會議。縣領導劉云桂、妥保平、高文、李江宏,縣人社、發改、財政、商務、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局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縣發展特色餐飲業工作專班全體人員參加會議。
會上,北京大學數據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研究員張一教授、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咨詢規劃師黃然教授、祝亞楠教授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圍繞國家數字經濟戰略和數字化轉型的背景意義等進行了講解。阿帕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濟南智慧物流研究院周紀念院長及其專家團隊從“拉面”的文化符號、地域屬性以及“品牌建設+數字營銷+數字供應鏈+供應鏈金融”等方面,介紹了《關于張家川特色餐飲產業的幾點思考》。甘肅銀行天水分行副行長裴麗莎、縣民族商會、恒順集團、北京元盛樓、上海思伯湖牛肉面、山東大學餐飲公司、陜西老米家泡饃、海蘭月餐飲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等負責人做了發言,分享了成功實踐和經驗,對今后更好發展張家川縣特色餐飲業提出了好的意見和建議。
會議認為,特色餐飲業是張家川縣富民利民的首位產業。截至目前,全縣累計發展餐飲經營店1.89萬家,遍布北京、上海、武漢等省會城市,延伸發展到全國縣級城市和部分城鎮,從業人員達5.6萬人,帶動就業10萬人,餐飲業創收占經營者家庭純收入的50%。在不斷摸索發展中,張家川餐飲經營戶逐步打造了多個特色餐飲品牌,部分餐飲經營戶將“蘭州拉面”做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國外發展餐飲店19家。但是隨著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張家川縣特色餐飲業面臨產業聚集效應不強、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亟待改進創新等問題。全縣上下要站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大做強特色餐飲業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用足用活“十四五”產業發展、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國家稅收政策調整等重大政策機遇,將特色餐飲業作為全縣“四大特色產業”之首統籌謀劃、科學布局,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打破瓶頸制約,推動張家川特色餐飲業朝著產業化、規模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真正使特色餐飲業成為帶動全縣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會議強調,“十四五”時期,國家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戰略,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和數據價值化。要把握發展前景,堅定互利合作信心決心,圍繞國家和省市要求、產業發展需求、人民群眾期盼,全面深化與阿帕數字集團的務實合作,加快推動張家川縣特色餐飲業咨詢規劃項目,全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要深入調研論證,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堅定不移走產業化、數字化、標準化發展的路子,加快制定行業標準,實施品牌驅動戰略,著力在產業發展布局、店面選址裝修、面食菜品加工、日常服務管理、品牌宣傳推介等方面,研究提出一整套標準化操作流程,建立數字化平臺,做好強鏈補鏈延鏈文章,健全研發配送、培訓孵化中心,統一規范管理、統一食材配送,打造產業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條,帶動特色餐飲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會議要求,要統一思想認識,強化思維創新,推動產業項目化、項目產業化,積極搶抓政策機遇,持續加大政策、項目、資金支持力度,堅持高起點規劃,倍加珍惜與阿帕集團合作的重大機遇,主動溝通對接,全程高效服務,充分發揮其在技術、人才、信息以及市場運作等方面的優勢,立足全縣特色餐飲業發展現狀,研究提出規劃建議,在運營賦能、數字賦能上深入研究,創新務實合作。要集中力量攻堅,發揮縣發展特色餐飲業工作專班職能作用,學習政策、掌握政策、運用政策,統籌做好政策銜接、合作對接,全力做好產業發展調研論證規劃、組建運營公司等具體工作,加快地企合作事項落地落實見效。縣直各有關部門要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切實轉變作風,提升工作效能,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為阿帕集團開展工作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廣大餐飲業從業人員要懷著“回報家鄉、造福鄉親”的情懷,從做大做強張家川特色餐飲業、服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角度出發,廣泛宣傳動員、積極主動作為,思想同心、目標同向,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特色餐飲業實現更快更好發展,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張家川提供強勁發展動力。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