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張家川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暨中央、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從中央、省、市、縣選派優秀干部到建檔立卡貧困村和深度貧困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克服種種困難,快速轉變角色,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沉下心、彎下腰、擼起袖子加油干,和當地的黨委政府、村干部、貧困戶一起,謀貧困村的發展思路,謀貧困戶的致富之路,他們翻山越嶺,走村入戶,足跡踏遍了張家川的山山水水,家家戶戶,充分發揮了脫貧攻堅一線的“尖兵”作用,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作出了積極貢獻。從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網站、“印象張家川”客戶端等各媒體平臺將開設“扶貧手記”專欄,聚焦全縣“第一書記”投身脫貧攻堅的火熱實踐,生動講述他們在脫貧一線的奮斗故事,號召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第一書記以他們為榜樣,持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為譜寫張家川縣發展濃墨重彩的歷史篇章、開創全面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建功立業。
現在,一起去了解成績背后,駐村干部們的扶貧故事吧!
【扶貧手記】做回鄉群眾的貼心人
張家川縣木河鄉李溝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康仁
![](/Files260/BeyondPic/2020-11/25/201125102625ce53d88780f5b8.jpg)
2017年8月,受國網天水供電公司黨委的委派,我擔任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木河鄉李溝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我與村“兩委”一道,積極工作,主動作為,很快將李溝村過去的臟亂差名號甩掉,并獲得縣級危房改造樣板村、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2018年縣級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19年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2020年天水市文明村,實現了貧困村到市級改善人居環境示范村的大跨越,于2018年底按期實現了整村脫貧。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黨的扶貧政策、得益于公司黨委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縣鄉兩級政府的密切配合、得益于村兩委和鄉幫扶干部就幫扶隊員的緊密協作。我個人也榮獲2018、2019年度張家川縣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先進個人、2019年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先進工作者、2019年甘肅省技術標兵、2019年度國家電網公司勞動模范、2020年第一季度“天水好人”等,連續兩年年終考核被評為優秀等次。多次被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天水市、張家川縣政府網站、市縣電視臺以及《國家電網報》、《亮報》采訪報道。
2019年4月2日,甘肅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胡焯在張家川縣主持召開的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協調推進會上,表揚了國網天水供電公司的定點幫扶工作,為國企助力脫貧攻堅發揮了表率作用。2019年5月8日,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專程調研李溝村駐村幫扶工作,調研組肯定了駐村幫扶工作,同時希望張家川縣認真總結民族地區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積累的成功經驗,形成可供學習借鑒的案例,在全國進一步宣傳推廣,合力推動民族貧困地區如期脫貧摘帽、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李溝村是一個純回族村。自駐村以來,我四處求學,認真研讀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了解回族同胞的生活習慣,迅速成為李溝大家庭的一員,實心為村民辦實事。
![](/Files260/BeyondPic/2020-11/25/20112510267c81a6c2b13237b6.jpg)
入戶走訪解實情。我堅持“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的信條,走遍了李溝村的156戶貧困戶,充分掌握貧困戶家庭成員構成、健康狀況、教育狀況、住房情況、家庭收入、生產生活和困難狀況等基本情況,發現問題隨時記錄。為了進一步分析貧困現狀,還利用晚上的時間走遍了李溝村附近的店子村、毛家村、水溝村、坪王村、莊河村、八卜村。通過村與村的對比分析,深刻地了解了李溝村的致貧原因。
真心為民強基礎。徹底解決群眾“兩不愁”中的難題。李溝村早年實施單村供水,經常斷水停水,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積極爭取公司支持,獲得項目資金50萬元,全面改造提升村上自來水供給水平,解決了群眾吃水的難題。針對李溝村農戶用電問題,積極申請將該村電網列入2018年張家川縣農網升級改造項目,投資108.68萬元,對李溝村電網進行全面改造提升。2019年,又申請幫扶資金38.2萬元,建設扶貧產業橋一座,解決了下李溝自然村周圍800余名村民雨季交通阻斷、冬季濕滑難行、嚴重影響村民生產生活、孩子上學行路難的問題。2020年又申請單位幫扶資金16萬元,為李溝村添置路燈,解決群眾晚上出行問題,獲得了村民的一致稱贊。
傾心教育顯真情。幫扶不僅在當代,更要重視下一代。我兩次聯系愛心人士,為村小學學生捐贈棉衣、棉褲、書包600余件。開展圓夢行動,四次動員國網天水供電公司,為學生捐贈文具、玩具、電腦、學習、生活用品價值5萬余元。兩次給村上的孤兒送去書包、文具、作業本等學習用品。號召天水供電公司機關人員162人捐款23800元,連續兩年為李溝村考上大學、研究生的12名學生發放金秋助學獎學金2.4萬元。
![](http://bbs.tianshui.com.cn/attachments/month_2011/2011251026411393a3b007ce40.jpeg)
培育產業幫民富。產業脫貧才是真脫貧,主動匯報申請,2018年申請到19戶30頭母牛、10戶139只肉羊、70箱中蜂。2019年申請基礎母牛6頭,申報第二批40頭、羊58只。先后兩次申請天水公司幫扶資金24.8萬,購買肉羊,組建合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集體養殖、給貧困戶分紅的方式,村集體和貧困戶每年均有8%的產業收益,解決了貧困戶沒有固定收入的問題。目前合作社的羊羔成活率在90%以上,養羊規模已由開始的200只發展到400余只,同時養牛32頭,吸納貧困戶15戶。他時刻留意富民產業,尋找村集體經濟增長點,獲悉金銀花的項目后,主動墊資10412元,將“北花一號”引入李溝村,2019年7月25日、9月4日先后組織“黨建+脫貧攻堅工程”支部結對共建黨員志愿服務、公司團委走進幫扶村田間地頭志愿服務活動,先后自行準備所需材料、手套,兩次為金銀花拔草、搭架,保證金銀花健康成長。在金銀花試種成功的基礎上,2020年又申請單位幫扶資金20萬元,擴大金銀花的種植規模,種植100畝,擴大效益,讓更多的貧困戶獲得實惠。
消費扶貧立新功。羊場建成后,又聯系公司食堂、發動員工購買羊場的牛羊肉,實施消費扶貧,消費金額16.34萬元、訂購菜籽油610斤4453元、購買鄰村土蜂蜜134斤8040元。在公司食材庫設立扶貧專柜,銷售木河鄉所產的土蜂蜜、土雞蛋等,公司領導帶頭購買。2020年6月11日,國家能源局華東監管局監察室(機關黨委)主任彭鼎文、行業監管處三級調研員雷煒、國網上海青浦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張穎、國家能源局掛職清水縣副縣長張建偉、國家能源局華東監管局稽查處四級調研員駐清水縣松樹鎮時家村第一書記徐霆等來李溝村參觀考察合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就”脫貧攻堅+消費扶貧”進行了洽談合作,考察組成員詳細了解了李溝村合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和畜牧養殖產業帶動貧困戶的做法,并對該村的脫貧攻堅成效表示肯定和贊賞。隨后,清水縣松樹鎮時家村合作社負責人和張家川縣李溝村合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就羊苗購買進行了初步洽談,最終達成意向性協議。通過幫扶單位的真心幫扶,扎實行動,讓老百姓享受到幫扶紅利。
![](/Files260/BeyondPic/2020-11/25/2011251026686885a0ac824c58.jpg)
防疫備耕兩手抓。李溝村民有開飯館的傳統和優勢。在武漢、湖北開飯館的最多,今年春節從湖北及武漢返回的人員也是全鄉最多,達400余人,在家封閉的我,交代村委會一班人,這些人是防控重點。加入返鄉人員微信群,隨時關注著這些人的身體健康和動向,經常在群里交代注意事項并提出要求,不得外出,不得聚會。讓報告需要的物資,組織黨員服務隊聯系給統一送貨,在卡點交接,主要是米面油、蔬菜、煤炭、衛生紙等生活品。為了讓村民們備好春耕的生產資料,同時在群里統計各家需要的化肥、種子等,聯系商家送到卡點,由村民開三輪車或摩托車再運回家,告訴老板,一定要平價供應。品種有尿素(80元/袋)、磷肥(45元/袋)、硝銨(100元/袋)、復合肥(125元/袋)等,共12噸。
扶貧濟困獻愛心。每年春節、重陽節等節日前,組織單位來村慰問,為貧困戶、高齡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為貧困戶送去夏衣、棉衣等。先后將自己積攢的6套工作服、20雙手套、一雙雨靴、一頂摩托車頭盔等拿來捐給了村上的困難戶。
我現在是越駐越愛駐,越駐越想駐,自覺、自愿駐村。在精準扶貧的道路上始終不忘幫扶初心,用真情,出實招,牢記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這句話,一如既往的奔波在扶貧的路上,帶領李溝村人民早日過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生活。心里始終提著一口氣,腦子里想的是扶貧,回家了也想的是村里的事,真正把自己作為了李溝村的一份子。
![](/Files260/BeyondPic/2020-11/25/201125102622b157893c426d40.jpg)
經歷是一種財富,磨煉是一種成長。3年的駐村幫扶工作,已成了我人生中一次重要歷程。我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組織的肯定,連續兩年年終考核被評定為優秀等次;也得到了村民的認可,說:“康書記為李溝村操碎了心,辦了不少實事啊”!與村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走到哪里,見到的村民都要熱情的叫他到家里去吃飯、喝水,就是在地里干活時也都一樣。就連鄰村店子村的主任喜明,在冬日夜里十點多都能認出我的背影,然后送我去村委會。村民家里娶媳婦、嫁女、請客都會請他參加……
我將牢記初心和使命,繼續和扶貧一線的同志們一起努力工作,再接再厲,以夙夜在公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敢死拼命的決心,為李溝村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李溝村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