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安鄉:馬兒跑出致富加速度
——張家川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媒體采訪團走進平安鄉見聞(六)
【開欄語】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偉大目標,邁向新征程的開始。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和脫貧攻堅中的感人事例,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宣傳報道全縣脫貧攻堅一線的火熱實踐和深刻變化,從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網站、“印象張家川”客戶端等各媒體平臺將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并派出全媒體采訪小組,深入部分鄉鎮、基層一線,積極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通過擷取最鮮活的素材,發掘最真誠的故事,采寫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報道,講述我們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充分展現張家川兒女不懈奮斗的精神風貌。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昔日唐朝詩人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描寫的意境,而今在平安鄉白石嘴牧場重現。經過豐沛雨水的滋潤,白石嘴牧場更加絢麗多姿,不知名的各色花兒肆意綻放,草色也青翠無比。金秋的暖陽下,隨著牧馬人一聲長長的吆喝,成群結隊的馬匹在碧綠的草地上縱橫馳騁,嘶鳴歡叫,場面異常壯觀!
白石嘴牧場位于張家川縣平安鄉東部,東與華亭接壤,南于關山相毗鄰,主山峰海拔約2300米,是優良的夏季牧場,也是張家川縣唯一的淺灘草坪保護區。這里森林資源豐厚,水草豐美,是一片天然的牧場。
近年來,隨著我國馬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優良馬匹價格一路攀升,農民養殖良種馬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競技、旅游、休閑用馬需求旺盛,馬肉制品、乳制品、生物制藥對馬產品的需求量猛增。
平安鄉的百姓與馬有著深厚的情緣,有養馬、訓馬的傳統和經驗。豐美的草場,適宜的氣侯和優良的馬種為平安鄉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養馬優勢,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目前全鄉有各種馬730余匹,馬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之一。
水泉村村民景海宏是養馬大戶,靠著養馬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家現在養著六十五匹馬,一匹好馬能賣1萬多元,年純收入在10萬元以上。”他說,“每年夏秋季來白石嘴牧場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大都喜歡在草場騎馬游玩,我的這些馬也就派上用場了,除過賣馬的收入,騎馬旅游每年也能給我多增加一兩萬元的收入,明年我還計劃擴大養馬規模。”從交談中得知,景海宏在致富的同時,還把養馬、馴馬的經驗無償教授給其他村民,帶領村民一起發家致富。
風光秀麗的草原上有駿馬和牛羊,人們在這里尋找“詩和遠方”。如何讓這樣的美景變成旅游勝地,讓優勢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
據平安鄉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養馬規模的逐漸擴大,馬產業也進一步帶動了當地的旅游業,“旅游+馬文化”給游客帶來了更多、更好的旅游體驗,平安鄉將充分依托豐富而獨特的馬業資源,積極探索旅游業與馬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延伸馬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鏈條,做足“馬背”上的旅游經濟,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