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9/BeyondPic/2020-8/28/2008281520821913cd3fa8fe70.jpg)
一排排獨具風格的二層樓房掩映在綠蔭中、一條條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通到家門口、一片片產業園在田野里漸次鋪開、一張張笑臉綻放出幸福的喜悅……初秋八月,走進張家川縣龍山鎮,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美麗畫卷盡收眼底。
龍山鎮黨委書記陳金海說:“龍山鎮能有如今的新面貌,主要是龍山鎮盯緊產業扶貧,牢牢抓住產業發展機遇,立足鎮域實際,積極走訪調研,因人因戶施策,千方百計培育發展壯大產業,促進多元化產業齊頭并進,讓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快速穩定地走上小康之路。”
![](/Files259/BeyondPic/2020-8/28/200828152016d698475e797ada.jpg)
“我們計劃再擴大種植面積,吸納新會員,帶動更多群眾以多種方式入股,增收致富。”龍山鎮裕豐果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縣世亮說。“現已帶動馬河村及其周邊200余名群眾再就業,每年能帶給村民務工費和土地流轉費有100多萬元。”龍山鎮全力提升擴大特色種植業,按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全鎮大力發展果樹種植業,先后成立果品種植合作社23家,果樹種植面積達10000多畝,其中:種植蘋果4641畝、大櫻桃615畝、核桃2620畝、花椒2090畝、景觀樹500畝,有效帶動2650人脫貧致富。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原則,種植旱作玉米4550余畝、發展飼料玉米7000余畝,種植中藥材2200畝。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1260畝。
![](/Files259/BeyondPic/2020-8/28/20082815202131a441fd00f071.jpg)
“由于家里有老人,不能外出務工,我在附近打工的同時兼顧養羊,經過努力,現已養到20幾只羊了,估計能賣4萬多元哩,相信以后日子會越過越好的。”現已脫貧的韓川村村民馬寶童樂呵呵地說。而位于龍山鎮東面的甘肅川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借助國家惠民政策,整合種植、養殖、終端銷售等環節,千方百計延伸產業鏈條,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龍山鎮大力培育壯大畜牧養殖業,先后引進川恒農業大型養殖龍頭企業,扶持聯民屠宰等重點龍頭企業,優化龍山活畜交易市場,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群眾致富渠道。加大土地流轉力度,盤活南北兩山撂荒土地,擴大飼料玉米和紫花苜蓿種植規模,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氨化等新技術,全鎮飼草料年生產能力達到20萬噸,為發展養殖提供了基礎保障。積極引導群眾發展養殖業,全鎮養殖合作社達到58個、規模養殖場33個、規模養殖戶310戶。
![](/Files259/BeyondPic/2020-8/28/2008281520b305a44a24f0070d.jpg)
“我們村主導產業是餐飲業,現在餐飲業一年的產值估計有近2000萬元。”馬河村黨支部書記馬耀斌說。龍山鎮大力扶持發展特色服務業,推動餐飲業與賓館服務業融合發展,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形成了聯動發展,互促共贏的良好格局。目前,在北京、武漢、西安、煙臺、蘭州等城市從事餐飲的龍山籍人員1500余戶6000多人,年創收入約2億元,開辦賓館201家,從業人員2418人,年創收入約5100萬元,餐飲服務業撐起了群眾脫貧致富的半邊天。
![](/Files259/BeyondPic/2020-8/28/20082815203d5e8c259d0aa153.jpg)
“通過參加技能培訓,我深切感受到多掌握一門技能,就是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子。”四方村群眾馬小明說。龍山鎮積極發展壯大勞務輸專業,堅持“培訓就業一批、能人帶動一批、組織輸轉一批”的勞務輸出形式,全力實施“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打造品牌產業”三大工程。依托馬河、韓川、四方、西門4個勞務培訓基地,舉辦各類培訓班25期、3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務工人員的勞動技能,全鎮年輸轉農村勞動力11031人,年創收入1.71億元,勞務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7%以上,勞務輸出業已成為群眾發家致富的“鐵桿莊稼”。
![](/Files259/BeyondPic/2020-8/28/200828152033223cfaa6904efe.jpg)
著力加強商貿流通業。大力實施“商貿富鎮”戰略,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健全市場體系,強化協調服務,強力推進以“一大園區”、“三大中心”、“八大市場”為支撐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對現有的“糧食、蔬菜、干鮮果、生資、建材、活畜、木材、皮毛”八大市場進行布局調整和改造升級,打造細分的專業化集聚市場,推動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目前已建成步行街1條、商業街3條、大型超市4個、專業化市場8個、電子商務中心1個、電子商務服務點20個、物流配送中心9個、經營門店372個、商貿流通從業人員692人,年創收入約4310萬元。
![](/Files259/BeyondPic/2020-8/28/20082815202a32ea5bd9f1c0fc.jpg)
馬進寶作為西門村的花卉經營大戶,在鎮村兩級的支持下積極申報“五小產業”扶持資金,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拓寬了增收渠道。龍山鎮按照“項目到戶、扶持到人,一村多樣、一戶一項目”的發展要求,穩步推進 “五小產業”,充分尊重貧困戶意愿,多點發力打造特色產業。目前,全鎮共有各類小作坊42戶、小庭院76戶、小手工20戶、小家禽73戶,實現了部分打工返鄉人員自主創業,夯實了脫貧致富奔小康基礎。
![](/Files259/BeyondPic/2020-8/28/20082815201c169f24c80545cc.jpg)
“說一千道一萬,找準發展路子是關鍵;千條路萬條路,只有敢想敢干才致富。”近年來,龍山鎮按照“農業穩鎮、產業強鎮、商貿富鎮、文化興鎮、生態立鎮”發展方略,圍繞“強基礎、興產業、促增收、惠民生、抓脫貧”工作主線,主動作為,干在實處,正一步步走上幸福的快車道,向著美麗鄉村、美好生活的目標邁進。
![](/Files259/BeyondPic/2020-8/28/2008281520daa8c8faf35cd499.jpg)
記者手記: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工作的主要抓手和關鍵一招,也是從“輸血扶貧”轉向“造血扶貧”的重要體現,更是持續增加群眾收入、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