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初步完工的張家川縣農貿市場,整齊劃一的攤位布置、干凈整潔的水泥地面以及井然有序的購物環境,讓市民感到購物環境大為改觀。
“以前地面坑坑洼洼,排水不暢,攤位雜亂,衛生也不好,大多數市民都不愿意到農貿市場進來購物”。一經營水果生意的攤主告訴記者,“這回市場真是大變樣了,環境干凈整潔,在這里做買賣心情也好,愿意來市場買東西的市民增多了,整個市場生意也旺了。”
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開展以來,張家川縣以深化推進“三城聯創”建設為目標抓手,著力打造整潔、有序、舒適的城鄉環境,不斷增強全縣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農貿市場作為城鄉公共服務基礎配套設施之一,是集公益性和市場性于一體的民生工程,事關老百姓生活環境與品質。
“由于我縣舊的農貿市場缺乏系統全面的長期規劃,市場體系發育不平衡,市場分布不合理,功能不完善,部分商戶亂搭亂建,無停車場等,市場存在先天的布局缺陷,已不能適應城市化的發展要求和居民的多層次消費需求。”張家川縣市建中心負責人王志剛告訴記者。
在近期開展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張家川縣開展了拆違治亂,對舊農貿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進一步加強市場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升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水平。按照“宜改則改,宜建則建”的基調,政府以農貿綜合市場為重點著力進行綜合整治。成立了縣市場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縣執法局、自然資源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建設中心、張家川鎮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各成員單位明確專人專抓,形成了各盡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同時,縣農貿市場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調度,監督考核。制定高標準的建設規劃,按照“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建改并重,分步實施”的原則,通過測算趕集人口數量、集市貿易習慣,確定市場建設規模檔次,對改擴建區域進行系統設計,大力推行全框架、高標準、綜合式的市場建設標準,徹底摒棄過去商住混雜的建設模式。增設垃圾分類箱205處,配套電子監控設施,新劃停車位1處,修繕公共廁所1處,新建供水室,鋪設污水排給管道。至目前,農貿市場主體建設基本完成,正在穩步推進各項配套設施建設。
記者在采訪得知,為了把此頂工作抓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四大組織領導先后多次到現場督導檢查,并提出整治方案,負責具體整治工作相關部門明確責任分工,認真抓好落實,通過開展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市場整治與建設工作成效顯著,環境干凈整潔的新市場初步建成。
王志剛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既定工作思路,強力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按時、保質、高標準地完成工作任務,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持續推進農貿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