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媽媽還在上班,你在家要聽話,晚上讓爸爸陪著你睡覺,知道不……”這曾是張家川縣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李旭文在隔離區和他的孩子視頻電話的一幕。
聽著兒子失望的語氣,李旭文嘆了一口氣,掛斷了電話。她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至今心有余悸。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她已經很久沒有好好和家人在一起相處過了。
出生于1984年的李旭文2007年2月分配至張家川縣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護辦室工作,2017年參加萬名醫師支農分配至秦安縣隴城中心院支農一年,2018年7月調至張家川縣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工作至今,現在是一名是主管護師。年輕的她并沒有因為工作的苦和累而退縮,面對疫情,她一直堅守在一線。
這個鼠年注定了不平凡。她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后,安頓好只有幾歲的孩子,自告奮勇,在第一時間毅然決然踏進了新冠肺炎治療的隔離病區,走到了留觀人員身邊。
她和隔離區的所有醫務人員并肩作戰,用心救治,夜以繼日奮戰在疫情第一線,當先鋒、打頭陣,勇敢沖在戰斗的最前沿。
工作中的她除了連軸轉之外,還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既要安撫留觀人員之外,還要和科室姐妹們相互交流學習,比如怎樣做好自我防護,科室哪里需要用什么消毒,哪里要用什么消毒液擦拭,哪里要特別關注等等,一點一點的相互提醒,確保所有人員都能安全。
在隔離病區,防護服一層層包裹在身上,體感悶熱,稍微走動就渾身濕透,體力消耗遠超平常,鼻子、耳朵、下巴、臉部被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壓得疼痛,臉上被勒出一道道印痕,雙手經過反復洗刷消毒,已經干的脫皮……
“雖然每天都很累,但是希望經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讓疫情早點結束,愿春滿枝頭、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我們也終將會像戰士般得勝而歸!”李旭文在自己朋友圈里這樣說道。
每一天,她都要等到確定沒事,才能安心休息一會。
“在這個特殊時期,作為醫療戰線上的一名護士,所有人都在發揚著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說不辛苦是假的,但是我們都覺得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這時候我們不在一線,誰在呢?”她這樣說道。
在縣醫院隔離病區,像李旭文這樣的醫務工作者還有很多很多......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她們忙得沒有時間回家,吃住都在醫院。科室的醫護人員有個共同的心聲,“疫情當前,我們必須堅守!”同時,能得到留觀人員的理解與認可,是對她們一線醫務人員最大的安慰與鼓勵。
李旭文有時候感慨:“幸好我老公能理解我的工作,給予我最大的支持,讓我不用過多的操心家里,我就是對孩子很愧疚。”每天堅守在一線的崗位上,忙碌之余,她也不忘回復留言咨詢病情和疫情防范的家屬。
談起疫情,談起照顧留觀人員,她一如即往的滿臉笑容,滿臉自信,讓人心里充滿希望。
她告訴記者,在張家川縣醫院新冠肺炎疫情傳染病區成立臨時黨支部后,她第一時間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申請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工作。
李旭文在入黨申請書中說,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堅守為民健康服務是一名作為醫務人員的神圣職責,我將勇挑重擔、迎難而上,請黨組織考驗我。
在隔離病房的日子里,每次當班她都事先和留觀人員主動溝通,了解病情變化,及時掌握患者的各種需要,鼓勵留觀人員積極面對生活,消除他們抵觸心理和不良情緒。甚至自己把家人捎來的食品也要給留觀人員分出一半……
每次進行護理操作時,由于佩戴防護眼鏡產生霧氣往往會導致操作困難增加,她查閱相關資料,把護目鏡清洗消毒待干后,把少量碘伏倒在護目鏡的內面,浸透內面,然后倒出碘伏,待干,這樣護目鏡可以達到5-6小時不起霧,便于操作,也減少了職業暴露的危險。
在落實隔離病區的消毒制度時,她積極主動,面對困難總是沖在前面。
自參加工作以來,她在護理工作中是一線的骨干力量,勤奮好學、踏實肯干是她一貫的工作作風,善待病人、樂于助人是她優秀的品質。2009年在全院護理技能大賽上獲得個人三等獎,2010年9月榮獲天水市護理暨急救技能大賽優秀獎,2011年被醫院評為先進個人,2012—2016年被醫院評為優秀護士,2014年被評為甘肅省優秀護士,2018年6月獲得重癥醫學科專科護士證,2019年榮獲全院十佳護士,在醫院近幾年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考試中一直名列前茅,2018年在全院護理綜合考評中獲得第一名。同時,為充實自己的專業特長優勢,她在工作之余積極加強病理學、疫病防控、疫病診斷等業務技能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培訓,有效提高了自身的專業技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舍小家為大家,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救治要求,用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體貼照顧留觀人員。她用規范的操作展現著一名醫務工作者應有的業務素養和職業道德,時刻踐行著白衣天使在擔當在的錚錚誓言。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