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個春節顯得與眾不同,有人告別家人趕赴疫情一線,有人盡己所能集結愛心傳遞善意……
湖北省伊斯蘭教協會常務理事、武漢市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經營戶、甘肅省人民政府勞務辦駐湖北勞務處辦公室主任、甘肅省張家川縣民族商會湖北商會會長馬寶紅……身兼數職的他,有的是張家川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有著對社會的一種責任。
而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日子里,身處武漢的張家川人早已經把武漢當做第二故鄉,用愛心和實際行動抗疫一線,讓這座城市增添了大愛的力量。
當記者連線馬寶紅時,他激動地說,眼下,武漢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人人都在想辦法為這座城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以張家川商會名義倡議在武漢的張家川人,發起了愛心捐贈。為的就是讓這座城市能盡快好起來,讓每一個人的生活都盡快恢復到常態。
1992年,馬寶紅夫婦二人來到武漢經營餐飲,他們從一家拉面館做起,27個年頭的打拼,他們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電話那頭的馬寶紅爽朗地說。
雖然最近一直居家,可心里牽掛著這里的一切……
湖北清真牛羊肉批發店10000元、張家川在臨夏老鄉群捐款2450元、江西分會1000元、楊有生1000元、馬虎林會長500、楊文華1000元、替江會長馬小林500、馬五旦500平娃子500、馬鳳明2400元、王牛娃200元……等近200人在馬寶紅的愛心倡議捐款名單里,好多人都在默默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愛的力量迅速傳遞,不少在武漢的張家川拉面店經營老板自覺響應,加入馬寶紅的志愿隊伍,大家一起送溫暖。馬寶紅介紹說:看到自己熟悉的武漢,突然遭遇這樣的災難,我心里特別難受,就想為她做點什么。每天,電視里、網絡上浮動過的無數個救援瞬間,讓我一次次熱淚盈眶。這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自己和熟悉的武漢、國家的命運聯系得如此緊密,這也是我第一次深切體會到什么叫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大家有的送牛肉面,有的送牛奶、有的送礦泉水……在馬寶紅和張家川縣民族商會湖北分會的倡導下,大家紛紛伸出援助之手,身體力行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馬寶紅在武漢創業20多年了。沒有宏偉的故事,只有樸實的話語。“從張家川來武漢從事餐飲后,不僅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而且為子女的成長成才創造了好的條件。這些都是武漢這座美麗的城市給我們的。馬寶紅還說,這次疫情發生后,我們堅定地作了留守的武漢人,越是艱難,我們越要和他在一起。
經馬寶紅倡議,甘肅、青海的拉面店踴躍捐款4.3萬元,他用這筆善款購買了面粉、米、油、牛奶、飲料等分別慰問了金銀潭醫院、環衛工人和社區老年人。
在這場疫戰中,無數平凡的人選擇了付出,涌現了無數感動人心的故事,馬寶紅的愛心團隊就是其中之一。他們不是英雄,但他們不平凡的愛心善舉卻溫暖著武漢。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