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9月28日,張家川縣召開民族宗教代表人士座談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組織民族宗教代表人士參觀“張家川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共同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不忘初心、接續奮斗,努力為全縣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持續鞏固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凝聚智慧和力量。
座談會上,縣委書記陳晰代表縣四大組織向全縣民族宗教代表人士致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誠摯問候,并通過他們向長期關心支持參與張家川縣改革發展穩定的各族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陳晰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央和省市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廣大黨員干部攜手各族人民群眾,凝心聚力、艱苦奮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特別是近年來, 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縣富民產業提質增效、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公共服務顯著提升、社會治理持續加強,經濟社會呈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民族宗教代表人士的不懈努力,更離不開全縣各族群眾的齊心協力、艱苦奮斗。
陳晰強調,民族團結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全縣民族宗教代表人士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民族工作正確方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廣泛凝聚思想共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優良傳統,依法依規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強化法治教育引領,推進宗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要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堅持把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貫穿于宗教工作全過程,全面加強宗教團體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更好履行貫徹宗教政策法規、開展教務活動、提供社會服務等職能,主動服務全縣改革發展大局,共同為促進全縣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努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陳晰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全縣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加強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學習以及民族團結教育,把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共同凝聚起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手挽手、肩并肩,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通報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縣政協主席關春生主持座談會。
縣伊斯蘭教協會會長李元珍、縣佛教協會會長釋法心、縣道教協會會長劉繼先等五位民族宗教代表人士發言中一致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堅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堅持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堅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堅持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團結和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同心同德、風雨同舟,積極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當中。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肖鋒,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國恩,縣政府副縣長馬國杰,縣委統戰部、縣民宗局有關負責同志以及民族宗教代表人士參加座談會。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