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張家川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戰”。
“以前這個時候,村里到處是秸稈柴草成堆,環境衛生臟亂差,村莊整體面貌落后,與城郊村的稱呼極不相稱。去年以來,通過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帶動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現在村里干凈整潔多了,環境面貌也比以前好多了,村子靚了、環境美了,我們群眾的心里也敞亮了。”趙川村四組老人馬占娃說起村里的變化,贊不絕口。
村黨支部書記李志軍介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趙川村以省級“千村美麗”示范村建設為契機,多方爭取資金200萬元,深入實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與此同時,全村以開展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為抓手,定期發動群眾對村莊房前屋后、河道溝渠、村內巷道、公路沿線等范圍內的垃圾和“五堆”等全面清理;爭取資金5.5萬元,購置了280個垃圾桶和5輛清運小推車,確保垃圾不落地;實行垃圾清運外包,定期由鎮上聘請的外包公司對垃圾桶垃圾清運,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劃片包干,村內主巷道由扶貧專崗保潔員負責每天清掃,小巷道由村民自行清掃;推行農村廁所革命,積極動員群眾旱廁改造水沖式廁所,實施“一事一議”巷道硬化項目,硬化村內道路4.3公里1.9萬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新建趙川村休閑廣場、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村級幼兒園…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趙川村只是個縮影。作為張家川縣城中心鎮,近兩年,張家川鎮結合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出“1225”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工作思路,實施垃圾革命、廁所革命、風貌革命“三大革命”和農村污水處理,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步走”工作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
第一步:召開“村民知情大會”宣講政策 凝聚共識
村莊環境整治,主體是全體村民。如何更好地把中央和省市縣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決策部署真正落到實處,首先要做好群眾的思想動員工作,確保政策入腦入心,最大限度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經過鎮黨委的統籌謀劃部署,今年一月份,一場以“落實村民在惠民政策和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為主題的“村民知情大會”率先在趙川村、堡山村召開。“村民知情大會”由村“兩委”負責人召集,包片領導、駐村干部、駐村工作幫扶隊成員、村組干部參加。大會上重點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黨的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八差”問題集中治理專項行動、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等內容。目的是通過召開“村民知情大會”,讓全體村民知“政治情、政策情、成效情和個人情”,堅決克服“等、靠、要”思想,堅決摒棄陳規陋習和不良風俗,更加堅定投身脫貧摘帽、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據了解,按照“一季度、一會議、一專題”的要求,張家川鎮29個行政村將逐村開展“村民知情大會”。同時,為提升“村民知情大會”的實效,鎮黨委要求各村在大會選題中要注重突出“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群眾,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群眾身邊的實例多角度、多側面開展宣講”;要充分發揮好各級駐村幫扶工作隊作用,適時聘請農業技術員和農村“土專家”講解農業實用技術和產業致富技能,積極引導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投身農村“三變”改革;村“兩委”要借助“村民知情大會”的召開,多聽取和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收集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主動作為、積極回應、逐項銷號,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第二步:推行“垃圾清運外包”建設清潔鄉村
村莊環境整治,關鍵要建長效機制、抓綜合管理。全域無垃圾治理及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張家川鎮圍繞“突出一條主線”(組建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推行全域無垃圾工作全員責任制落實)、“補強兩個弱項”(補齊基礎設施、補全保潔人員)、“抓好兩大板塊”(抓城區外包管理、抓山區常態保潔)、“統籌五項重點”(走動式發現消除陳年垃圾、精細化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市場化運作探索外包機制、常態化巡查健全獎懲機制、一體化推進實現全域無垃圾)的“1225”工作思路,主動創新求變,積極探索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垃圾清運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對城區城郊10村的垃圾清理轉運及后川河城區段兩條河道維護保潔實行第三方外包。
鎮分管領導、武裝部長趙亞斌介紹說,“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村莊垃圾收集這個最大短板,通過對全鎮非正規垃圾點、難管易反彈區域和沿路沿河等重點地區進行實地論證,發現關鍵性問題在于基礎設施短缺、保潔人員不固定。對此,我鎮多方籌措資金24萬余元,集中采購240L大型戶外垃圾桶1200個、120L戶用垃圾桶270個、小型自卸垃圾手推車14輛,按照精細化布局的原則,重點在三條等級公路、后川河兩條河道、城區城郊重點區域實現全覆蓋;對全鎮124名扶貧專崗實行分段分片包干,確保了生活垃圾能收集、有人清、常保潔的工作格局。圍繞垃圾轉運這個最大難題,對縣域內兩家環衛保潔公司企業資質審定的基礎上,實行公開上崗、優勝劣汰,與第三方外包公司簽訂《張家川鎮城區城郊十村垃圾清理清運外包試點協議》、《張家川鎮后川河南河北河城區段河道清理保潔外包協議》,對外包區域內所有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河道垃圾實行常態化清理轉運;積極建立‘政府引導垃圾入桶+外包公司日常清運+社會層面廣泛監督’的整套工作鏈,既有效轉變了廣大群眾的環保觀念,又更好地監督了外包公司的工作成效,做到了外包不放手、花錢辦成事。圍繞常態化保潔這個最大目標,探索建立了全域無垃圾工作外包組織領導架構、監督約束機制、考核評價機制、資金兌付機制四項機制,成立了鎮黨委書記、鎮長、班子成員及城區城郊十村負責人組成的外包機制領導小組,制定了外包機制三年規劃實施方案,劃片包抓;實行‘微信群日常反饋、督查組跟進監督、村組戶隨時舉報’的三級監督機制,對外包公司工作開展情況開展常態化督查,限時整改;對外包公司工作開展情況實行督察組日常考核、人大代表視察考核、季度考核和年終考核四級考核評價機制,實行量化考評打分;按照‘規范管理、量力而行、專款專用、追蹤問效’的原則,充分運用三級監督、四級考核結果進行垃圾外包成效評價和資金兌付。”
第三步:實施“網格化管理+三化全覆蓋”扮靚美麗鄉村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城鄉環境衛生面貌得到一定改觀,但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作,依然面臨綜合整治反彈性大、環衛基礎設施短缺、整治經費缺口大、范圍劃分責任不清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鎮黨委、政府經過多方論證調研,今年計劃在原有整治的基礎上,對全鎮城區及各村環境衛生進一步細化包干,實施鎮長、村長、片長、巷長“四長制”,實行網格化管理。同時,總結環境衛生外包式管理的成功經驗和問題不足,將工作重心放在對外包式管理的監督和巡查上,實行全天候、不間斷監督巡查,積極督促第三方外包公司整改問題、開展工作。另外,我們將積極向上爭取精準扶貧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資金,繼續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常態化開展城鄉垃圾清理清運保潔,精心實施村莊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全力提升美麗鄉村顏值。”張家川鎮副鎮長馬建光介紹說。
日前,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張家川鎮按照全縣下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包抓責任制的通知》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方案,及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在全鎮掀起了一場以有效消除“視覺貧困”為著力點的農村“八差”問題集中治理專項行動。與此同時,為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攻堅戰,張家川鎮在持續鞏固城鄉垃圾“五堆”清理的基礎上,近期組織鎮村干部深入各村,全面摸清村莊環境現狀、面臨的問題和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基礎設施短板情況。
趙亞斌介紹,根據摸底統計,鎮黨委、政府今年計劃利用各村閑置土地,建設垃圾集中收集點84個、柴草集中堆放點68處、無害化公廁29個,為每村配置一定數量的垃圾桶和手推式垃圾車。搶抓春季植樹機遇,實施各村組主路兩側綠化亮化工程,栽植行道樹和花卉,配置太陽能照明路燈;實施村莊整潔美化工程,拆除塌房爛院119戶,新建農村污水處理站9個,城區村建設下水道水沖式廁所,城郊村和其他村建設三格化糞池廁所,后川河兩條河道整治等工程也將陸續實施。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