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目標任務 勇于擔當作為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
1月15日,天水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秦州劇院開幕。市長王軍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開幕大會結束后,張家川縣代表團認真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預算報告。
王曉琴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新發展理念,體現了加快發展、趕超進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和決心。2018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和低溫暴洪等自然災害造成的不利影響,市政府積極作為、攻堅克難,扎實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三個體現”。經濟運行“穩”,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企穩回升,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產業發展“快”,傾力實施了一批大項目和好項目,傳統產業加快轉型,新型產業加快發展,特色產業加快推進;改革開放“深”,堅持真改真抓,“放管服”改革、“多證合一”改革、農村“三變”改革、國資國企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等系列改革深入推進。二是“三個明顯”。脫貧攻堅成效明顯,探索創新了一系列脫貧模式,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大改善;城鄉面貌變化明顯,通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改造提升、城市園林建設等有效措施,市容市貌不斷改觀;“三大攻堅戰”成效明顯,通過全域無垃圾治理、“河長制”落實、淘汰燃煤鍋爐以及實施環保項目,促進了城鄉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三是“兩個提升”。通過舉辦國家級論壇、賽事、招商引資等活動和影視作品展播,提升了天水的知名度、美譽度;聚焦民本民生,統籌推進教育醫療、科技文化、社會保障、社會治理等協調發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2019年工作,進一步體現了加快發展、趕超進位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新”,以“繡花功夫”推進脫貧攻堅、以“鐵腕手段”加強污染防治、以“底線思維”化解重大風險等新穎表述,體現了政府克難攻堅、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二是“重”,重大改革、重點項目、重點產業、重點工作標準高、任務重,8個方面工作給人沉甸甸的厚重感。三是“專”,更加注重用專業思維、專業眼光、專業方法去謀劃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體現了學習型政府銳意創新、真抓實干、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和專業化水平,依法行政、擔當盡責的自覺進一步凸顯。她建議:在主城區建立公交專線,適度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陳晰代表說,市政府工作報告主題鮮明、重點突出,部署展望振奮人心,通篇貫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體現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聚焦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等重點任務,是一個凝心聚力、催人奮進的好報告。主要有四個特點:總結成績客觀真實,形勢分析深入透徹,部署工作求真務實,謀篇布局科學嚴謹。2019年,張家川縣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自覺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嚴格按照這次市人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切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一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緊扣“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對照“五個一批”路徑,全力落實易地搬遷、教育醫療等惠民政策,持續落實“一戶一策”,用心用力用情幫扶,確保全縣脫貧摘帽。二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五大振興”,加強規劃引領,深化農村“三變”改革,大力發展富民產業,持續推進全域無垃圾治理,全面落實“河長制”“路長制”,深入實施廁所革命,有力提升村容村貌,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三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張家川縣域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加快構建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認真落實各項政策舉措,有效解決民營企業遇到的難題,全力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四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保障困難群眾生活,集中治理農村“八差”問題,認真做好垃圾污水處理,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面落實張家川縣《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實施意見》,傳承和發揚“楓橋經驗”,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著力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社會治理體系;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持續推進重點領域問題治理,積極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六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加強經濟運行研判和統籌調度,做到安排、措施、責任、落實“四到位”;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引導黨員干部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李肖鋒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主題鮮明、思路清晰、文風樸實、語言簡煉,總結成績客觀全面、數據詳實,分析問題深入透徹、不遮不掩,工作謀劃重點突出、措施得力,順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要求,體現了為民惠民的執政理念,回應了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他建議:一是堅持把項目作為促進發展的關鍵和有力支撐,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確保以項目落地建設帶動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張家川縣是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貧困程度深、貧困面積大、脫貧攻堅任務重,建議市政府在張家川縣優勢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完善、重大項目建設、政策資金安排等方面給予傾斜扶持,確保按期脫貧摘帽。三是強化人才保障支撐,建議市政府健全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研究制定具體優惠政策,加大對張家川縣現有人才培訓教育力度,大力引進教育、衛生等緊缺專業人才,加快后備人才庫建設,推動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四是統籌推進民族地區現代教育事業發展,將張家川縣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教輔材料配備和高中階段教育納入免費教育,加大縣城學校擴容建設、鄉鎮中心校寄宿制建設、行政村幼兒園改造提升等政策資金投入力度,有效解決城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五是將張家川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列入省市總體規劃,加大對縣域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力度,充分發揮旅游助推脫貧攻堅、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的支撐帶動作用。
裴建軍代表建議,一要轉變工作作風,整治懶政怠政行為,加強馬路臟亂差、車輛亂停亂放以及物價上漲等管控,破解群眾辦事難問題,提高政府為民辦事服務能力。二要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推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陳維林代表建議,一要堅持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二要堅持謀劃項目與新型產業發展相結合。三要探索推行“互聯網+”模式,大力發展智慧產業,加快智慧天水建設。四要加快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工作。五要支持張家川縣落實好《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自治條例》,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蘇華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結構合理、文風樸實、內容詳實,通篇以數據支撐、用實績說話,既不吊高胃口、又不降低標準。具體體現在:一是政治站位高,二是目標措施細,三是項目安排多,四是產業謀劃準,五是工作作風實,六是問題回應全,符合民意、催人奮進、鼓舞斗志。他建議:一是始終把掃黑除惡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從嚴從實全面安排部署,有力凈化社會發展環境。二是加大對張家川縣基礎配套設施,特別是交通道路建設的傾斜支持力度,盡快啟動實施靜天高速公路,爭取建設秦安(蓮花)至隴縣(石槽溝)二級公路,徹底破解制約張家川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
黎平生、邵新建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體現了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謀篇布局嚴謹合理,總結成績科學務實,分析問題客觀真實,部署工作措施得力。他們建議:一是張家川縣清真餐飲業發展勢頭好、規模大,但現代化、企業化經營水平低,品牌化、集約化程度還不高。根據省政府《關于促進蘭州牛肉拉面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市政府在資金投入、金融支持、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傾斜扶持力度,推動全縣清真餐飲做大做強,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二是加大對張家川縣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傾斜支持力度。三是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建立“黑名單”共享平臺,使失信人員受到懲戒,有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付寶強、張曉琴、馬聰代表建議,一是加大農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按照村級人口數量,合理配置農村公益性崗位,實行貧困村和非貧困村統一補助政策,有力調動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加大農牧公司培育引進力度,支撐帶動畜牧產業做大做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三是加大農村合作社管理力度,探索建立合作社資金使用“村報鄉核縣審”制度,有效減輕農村合作社運行負擔。
馬忠雄、馬海青代表建議,一是加大市級財政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市級宗教團體作用,加強宗教人士培訓,強化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宣傳,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二是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決抵制“高價彩禮”,切實減輕群眾負擔。三是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加大教師隊伍培訓引進力度,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汪小慧、李國棟、馬喜梅代表建議,一是加大與省市相關部門協調力度,開設蘭州至平涼鐵路客運列車張家川火車站售票點,方便人民群眾出行。二是深入實施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建立健全農村垃圾清運長效機制,有力改善農村村容村貌。三是加大農村廢舊農膜回收力度,切實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