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6/BeyondPic/2018-8/11/18081121524b037d6ecdbdfd97.jpg)
8月8日至10日,張家川縣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對全縣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進行專項調研。筆者跟隨調研組先后走訪了馬鹿鎮寶坪村、恭門鎮城子村等全縣8個鄉鎮11個行政村,用鏡頭記錄下了發展變遷中的鄉村新風貌。
在馬鹿鎮寶坪村采訪時,筆者被眼前的鄉村美景深深吸引。筆直的公路兩邊滿山翠綠,干凈寬敞的村道兩旁綠樹成蔭,房前屋后的小巷里一塵不染,一排排獨具風格的民宅錯落有致,墻上紅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宣傳標語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孩子們三五成群在村頭的文化小廣場上嬉戲玩耍,老人則在一旁悠閑的聊著家常,村莊周圍一派安然閑適的夏日田園風光……
![](/Files256/BeyondPic/2018-8/11/1808112152333810e132d7d926.jpg)
見筆者端著照相機正在拍照,一位提著菜籃正要去田地里摘菜的大爺走過來熱情的招呼道:“你再往前走,從巷子里面出去,村后頭有一條河,河堤兩面的花開地漂亮的很,那里的景色美,你多照些照片!”“我們村新農村修建的跟別墅一樣,還有文化廣場哩,都美的很!”旁邊的一位路人也搭腔道。確實,漫步在村莊路口、徘徊在小巷深處,隨處可見的花花草草總能深深吸引路人的眼睛,“美感”從心底里油然而生。
和筆者同行的馬鹿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元明介紹道:“在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中,馬鹿鎮以產業發展生活美、宜居宜游生態美、文明共創思想美為目標,豐富宣傳載體、廣泛發動群眾,在工作機制中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努力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解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堅持把全域無垃圾專項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態文明水平!
![](/Files256/BeyondPic/2018-8/11/18081121525ce78a56e7aa56f4.jpg)
寶坪村只是張家川縣通過全域無垃圾治理創建秀美城鄉的一個縮影。在距馬鹿鎮30公里遠的恭門鎮城子村,巷道里正盛開著金黃色的菊花,與菊黃共同構成夏日美麗風景的,還有幾位穿著橘黃色衣服清掃巷道的保潔員。村支書李文科介紹說:“這些保潔員是鎮上設置的公益性服務專崗,也是從村里面的精準扶貧戶當中選出的,這樣做既保證了環境衛生有人清掃,還有助于貧困戶增收脫貧,一舉兩得!
3天時間里,從縣域東部到西部。不管是在恭門鎮城子村鮮花盛開、草木蔥蘢的巷道上,還是在龍山鎮汪堡村古意盎然、文化氣息濃厚的河岸廣場邊……所到之處,嶄新的村容村貌、民居廣場都成了靚麗可觀的風景,與人們臉上的笑容一起堆積成新時代幸福生活的美麗畫卷。
![](/Files256/BeyondPic/2018-8/11/1808112152b743f908aab69755.jpg)
全域無垃圾治理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張家川縣堅持把環境治理行動和發展全域旅游、建設美麗鄉村、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強化組織領導,靠實治理責任,全民動員參與,多措并舉治理,不斷提升工作水平,著力改善城鄉面貌,持續優化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宜游宜業的美麗張家川取得初步成效。
![](/Files256/BeyondPic/2018-8/11/1808112158fafebbe60d6f52c8.jpg)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