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家種了6個蔬菜大棚,2個育苗大棚,大概收入了5萬多元,雖然比種小麥辛苦,但數著手里的鈔票心里還是挺高興的。”張家川縣龍山鎮韓川村村民張廣雄告訴筆者。
“剛才賣了兩頭牛得2萬多塊錢,除去成本,凈賺7000多塊錢,一頭賺3700多塊錢,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大陽鎮楊進喜數著手里兩沓百元鈔票樂呵呵地對筆者說。
“能有現在的收入,過上這樣的好日子,首先要感謝的是村黨支部的幫忙和黨的好政策。其次是一個好的產業。”家住川王鎮鐵洼村村民海耀福如是說。
縣委農工部負責人介紹,“產業做強了,村民富裕了,大家對生活有了更高要求。接下來就要用足用活產業扶貧到戶資金,推動特色優勢產業覆蓋所有貧困村,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產業興旺,就是要引導和推動更多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加快建設現代農業,調整調優農業結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特色產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
《張家川縣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深入實施全省六大特色產業三年行動計劃,認真落實《張家川縣產業精準扶貧“1+6+1+1”實施方案》。穩步推進特色種植業,落實脫毒馬鈴薯種植面積10萬畝、種植蔬菜10.1萬畝、種植中藥材2.2萬畝、種植大麻1萬畝、種植烏龍頭4800畝、新增經濟林果建園7850畝。加快畜牧產業提質增效,年內各類畜禽飼養總量達到188.26萬頭(匹、只),畜牧業產值達到3.22億元;2020年各類畜禽飼養總量達到213.8萬頭(匹、只),畜牧業產值達到3.42億元。推動清真餐飲服務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清真餐飲服務業“雙百千萬”工程,力爭到2020年,累計培養專業技術人才10000名、經營管理人才1000名、行業領軍人物100名,累計發展清真餐飲經營店20000家、賓館2000家,帶動10萬人就業致富。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著力打造勞務品牌,建立健全勞務信息服務體系,積極拓展輸轉渠道,力爭年輸轉農村剩余勞動力7萬人以上,創勞務收入12億元以上。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