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勞模風采】李明:群眾致富的先行者服務的貼心人(圖)
(2018/5/3 18:17:00)  來源:張家川縣新聞中心  打印本頁

張家川縣2018年勞動模范表彰大會上,李明被授予“張家川縣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圖右一為李明)

  現在的張家川鎮西關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富民產業培育齊頭并進,昔日的“后進村”、“矛盾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提起這些可喜的變化,全村人都豎起大拇指贊揚村里有一個真心為民的好書記。他,就是張家川鎮西關村黨支部書記李明。

  李明常說,他從1985年開始做了十年皮毛生意,為了追求更好的商機,1998年開始了他從事餐飲行業之路,2015年11月底他任張家川鎮西關村黨支部副書記,2016年3月任張家川鎮西關村書記。無論做任何工作,擔任何種職務,李明都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發揮致富帶頭作用,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好事、實事,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和好評。

  投身商海,他一路披荊斬棘,創建民族餐飲品牌

  1984年,23歲的李明從部隊退伍后,憑借吃苦耐勞、擅長經營的個人品質,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90年代中期,全縣皮毛產業出現客商貨源減少、粗放經營和硬件設施落后等諸多瓶頸,10多年的從業經歷,讓李明感覺到,以中轉站角色維系的張家川皮毛產業經營模式將很快被具有貨源優勢的原產地市場和具有客源優勢的加工地市場所擊垮。果然不出李明所料,張家川縣皮毛產業在經歷了短暫的興盛期后,逐漸衰落了下來。1995年3月,在經歷了一番苦苦的思索后,李明毅然決然放棄了自己奮斗十多年的皮毛行業,去尋找他人生的下一站。

  作為張家川土生土長的回族小伙,他跑新疆、走寧夏邊打零工,邊經營小生意,只身一人摸爬滾打,吃了不少苦頭。后來,李明發現張家川餐飲業發展大有可為。在1999年,他和擅長餐飲的妻子在縣城開了一家小面館。由于夫妻倆吃苦勤快,面館“張川味兒”十足,經營的有聲有色,得到了迅速發展,并于2002年創辦了明盛樓餐廳。2012年搬至縣城中心繁華地段,營業面積擴大到1600平方米,公司員工達到60余人,經過近20年的發展,明盛樓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面館發展為張家川縣內有特色、上檔次,能夠承擔各種婚宴及商務接待的大型餐飲公司,成為了張家川特色民族餐飲品牌,在張家川縣乃至周邊縣區都赫赫有名。在談到有什么成功秘訣時,李明毫不避諱的說,“其實也沒什么,我只是把‘唯有超越、才有卓越’的理念作為自己和企業不懈的追求而已。”

  功成名就,他懷揣多年夢想,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自己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富”。致富了的李明,并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農民,更沒有忘記生育養育他的這片土地。看到有的鄉親生活還比較困難,他心里總不是滋味。他常常為村里的孤寡老人和殘疾人提供生活幫助,還先后為9名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免費提供了學費和生活費,支持他們順利完成了學業。為了帶動更多的群眾脫貧致富,李明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多年來的打拼經歷和掌握的經營理念傳授給鄉親,鼓勵村里未就業的年輕小伙兒參加“伊香”系列培訓班,學習拉面技能,動員他們參與到清真餐飲、服飾加工、牛羊養殖、特色商貿等產業富民大潮中,并力所能及提供各種幫助和服務。對于家有老人、小孩,不便外出的青壯年,他更是想盡辦法,要么動員到自己創辦的明盛樓手把手為其“傳經”,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要么扶持到周邊縣區自立門戶創業,先后為村內60余名年輕人解決了就業問題,帶動就業500多人(次),他的企業累計為國家上繳各種稅金80余萬元,培養餐飲人才260多人。

  作為一家民營餐飲企業,李明常說,“給一個崗位、給一種技能”是我的用人理念,我要盡己所能,幫助更多的年輕人盡快脫貧致富、造福社會。從明盛樓走出去的員工,大部分奮戰在全國各地的知名餐飲企業,有的已經成長為大型餐飲企業的領班甚至是老總。他的貢獻不僅得到鄉親們的嘖嘖稱贊,也受到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2003年縣慶50周年時,李明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張家川縣突出貢獻者”榮譽稱號,2013年縣慶60周年時,又被縣委、縣政府授于全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十佳致富能手”榮譽稱號。

  為民當家,他四處奔波操勞,彰顯人民公仆本色

  2015年11月,李明被村黨支部和全村黨員一致推選為黨支部副書記。擔任副書記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村里的大小事務上。為了把自己分管的支部黨建工作抓緊抓好,他嚴格按照黨內規章制度辦事,制定完善了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全面加強黨員學習教育和日常管理,村內黨員的黨員意識明顯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由于各方面表現優秀,2016年3月,李明當選西關村黨支部書記,成了全村群眾寄予厚望的“當家人”。

  李明說,不化解群眾的矛盾糾紛,不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哪能顧得上全村的發展。為此,李明把化解矛盾作為自己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他一有空便進村串戶,和村民們拉家常,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有時為了化解村里的矛盾,他一連幾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對于群眾合理合情合法的訴求,他總是想千方設百計協調解決,對于合理合情,但沒有政策依據或時機不夠成熟的,他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為群眾擺事實、講道理,全力做好解釋說明。短短一年時間,他親自參與化解的村內重大矛盾糾紛達12起,一些常年影響縣城重大項目建設的歷史遺留問題也得到逐步解決,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17年度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

  2017年起,為了徹底改變村內人居環境,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李明,帶頭掃馬路、除雜草、清淤泥,帶領全村黨員群眾開展環境整治,經過幾個月的集中攻堅,村內環境煥然一新。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農村的工作千變萬化,千頭萬緒。年近60歲的李明整天忙里忙外,從沒有怨言。作為村里的當家人,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健全村“兩委”班子,如何讓困難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在李明的帶領下,西關村“兩委”班子攻堅克難、積極進取,一舉摘掉了“矛盾村”、“后進村”的帽子,爭取資金維修了村陣地,完成了村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當年完成貧困戶減貧人口3戶1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9%,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00元,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談到今后有什么打算時,李明說,村官職務低、責任大、報酬少的特點,注定了這一崗位不是發家致富的行業,更不是謀取私利的平臺,面對紛繁復雜的村級事務,我將一如既往舍小家、為大家,帶領全村黨員群眾發掘西關村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清真餐飲、賓館服務等富民產業,帶領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以自己的一腔熱血回報父老鄉親。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攝影相關圖片
三月的天水,玉蘭花開正艷(圖) 天水伏羲廟春祭精彩紛呈(圖) 天水自古出女神,有詩為證(圖) 天水白娃娃燁冉(圖) 天水的年是一場全民狂歡!(圖) 這樣的天水年,是否如你所愿!(圖 自由路的玉蘭已經含苞待放(圖) 戊戌年春祭伏羲之送神儀式(圖) 為濃濃的秦州年點贊(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