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以推進健康張家川為主線,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改革,深入開展衛生計生健康扶貧,各項重點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全面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按照國家和甘肅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督促各醫保定點醫院于8月30日之前完成了醫保目錄對碼工作,并于8月31日零時完成了新舊系統的切換,開始執行新的醫療服務價格收費標準。取消掛號費,降低了大型設備檢查及化驗費用,逐步減輕患者負擔。目前,張家川2家縣級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幅均控制在10%左右。縣級財政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每年列支400萬元,用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財政補償機制不斷完善,確保了公立醫院可持續健康發展。
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健全。2017年全縣新農合參合率為98.06%,人均籌資標準達到600元,其中農民個人繳納150元,各級財政補助450元,全年共籌集到位新農合基金1.79億元。全面實施新農合補償費用即時結算和“一卡通”就醫結算,積極深化支付方式改革,住院實行單病種定額付費制度,以控費為杠桿治理過度醫療,切實降低了患者就醫成本。1—10月份,全縣新農合基金共補償參合農民74.4萬人次,補償金額1.47億元,住院實際補償比達到64.7%。大力推進分級診療試點,努力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2017年,全縣分級診療病種為300種,分級診療執行率為49.5%,分級診療病種住院人數分別占縣、鄉住院人數的53%和25%,分級診療制度實施以來,我縣縣域內就診人次達到82%,初步實現了醫生、患者、資金三個下沉。
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大力開展“平安醫院”創建活動,加強對醫療機構特別是民營醫院的監管力度,督促各鄉鎮衛生院對醫療廢物進行集中安全處理,責令各民營醫院完善污水處理系統。投資250萬元的縣醫院重癥醫學科和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在醫院新址已經建成,馬鹿、平安、四方業務用房及職工周轉宿舍建設項目已完工,縣疾控中心綜合業務樓項目正在掛網招標,于近期開工建設。選派65名鄉村醫生到天水市衛校參加為期半年的鄉村醫生培訓班,選派縣級醫院2名全科醫師到天津醫科大總院參加為期1年的精準扶貧“東西協作”項目培訓班,積極協調縣人社部門通過2017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為衛計系統招錄20名專業技術人員。全面落實鄉村醫生養老政策,縣財政撥付593.4萬元,為全縣242名在崗鄉村醫生辦理了2016、2017年養老保險,省、縣兩級財政撥付79.72萬元,為全縣268名離崗鄉村醫生發放了2016年度工齡補助。抽調局機關17名工作人員,分別進駐17個鄉鎮衛生院(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點扶貧對象健康體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重點工作進行督導,幫助鄉鎮衛生院開展工作,不斷提升鄉鎮衛生院管理和服務水平。
中醫藥工作全面加強。組織完成了全縣第二批三級中醫師承教育工作的考核和驗收,順利啟動了第三批中醫師承教育工作。積極組織衛技人員參加全省西學中、中醫類別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全力做好全省中醫藥工作先進縣驗收準備工作,于6月16日,舉辦了2017年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班,對全縣各醫療單位的中醫藥業務骨干和部分鄉村醫生進行了中醫藥基本理論知識和15項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取得了良好效果。投資30萬元的木河鄉衛生院中醫適宜技術服務能力項目已經完工,并投入使用,全縣中醫藥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計劃生育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認真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進一步健全完善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優惠和扶助保障政策支持體系。截止目前,全縣共確認和錄入2017年度獎勵扶助對象569人,特別扶助對象52人,特殊困難家庭救助95戶。積極開展隴家福“健康百佳”評選活動,共推薦上報市級命名的先進單位6個,先進個人19人。全面推進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流動人口建立健康檔案,讓他們享受與常住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衛生計生健康扶貧深入開展。全面啟動“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大病集中救治一批:制定出臺了《張家川縣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方案》,按照“三定兩加強”原則,完成了兩家縣級定點醫院及診療病種的申報工作,建立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罹患專項救治疾病管理臺賬,通過對口支援、巡回醫療、派駐治療小組等方式,分病種、分批次對患有50種大病的患者進行集中救治。至目前,全縣共有50種大病患者1616人,其中貧困人口366人,住院費用721萬元,新農合報銷493萬元,實際補償比68%。全縣補償一二類低保戶、五保戶、計生“兩戶”一二級殘疾人共4614人,住院總費用2338.6萬元,新農合補償1880萬元,實際補償比為80.4%,高出全縣平均住院補償比15.8個百分點。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以鄉村醫和鄉鎮衛生院醫生為主體,組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222個,對全縣普通人群、重點人群、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特困人員、低保戶進行簽約服務,目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和居民社區,普通人群簽約率達45%,重點人群簽約率達67%,建檔立卡貧困戶、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特困人員、低保戶簽約率達100%。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從2017年10月開始,將全部參合對象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再提高5%,即農村貧困人口門診和住院費用政策內報銷比例在2016年基礎上各又提高了5個百分點。1—10月份,新農合共補償貧困人口住院7559人次,補償金額2536.3萬元,較普通報銷提高金額146.8萬元。同時,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個人自負合規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保險再報銷后,個人自負合規費用年累計超過3000元以上部分,由民政部門通過醫療救助解決,目前省市民政部門正在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深入開展村干部“溫暖工程”,為255個行政村村干部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全力助推全縣脫貧攻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