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馬關鎮:真抓實干 奮力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圖)
(2017/8/18 15:56:58)  來源:張家川縣新聞中心 作者:馬迅  打印本頁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馬關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夯實黨建基礎、強化廉政防范、優化服務質量、依法規范行政”的基本理念和“改善民生、黨建保證、和諧發展”的基本方略,大力實施“科教興鎮、文化強鎮、三產富鎮(清真餐飲、畜牧養殖、商貿流通業)”戰略,不作秀、不折騰、不懈怠,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多做解民憂化民怨的事,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構建富民產業格局、穩步推進小康步伐、塑造文化大鎮形象,努力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健康科學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助推現代農業規模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2014年以來,全鎮爭取國土整理項目資金1000萬元,建成新義梁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完成農村主干道6.2公里,農田道路21.8公里,改造提升梯田7800畝。2015年,鎮黨委、政府進行種植結構調整,采取土地流轉、個人承包方式,引進隴南花椒種植大戶流轉撂荒土地350畝,發動群眾自籌土地150畝,建立新義村龍投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500畝大紅袍花椒。同時,示范帶動7個行政村種植花椒1000畝。打造了全鎮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第一個規模經營化示范點,為群眾拓寬致富渠道、增加經濟收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強化基層黨組織先鋒引領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組織保障。鎮黨委圍繞“一黨組織一品牌”的思路,大力實施“三帶三群”黨建示范點創建工程,堅持抓點帶面,連點成線,線面成群,著力在全鎮創建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西部現代農業黨建示范群,示范帶動全鎮基層黨建工作整體上水平。建強基層陣地,提升村級組織服務群眾能力。爭取“雙聯”、縣委組織部陣地建設資金,高標準建成上河、小莊、西山、石川、西臺、馬堡、新義、八杜、東山等9村綜合服務中心,改擴建廟灣、韋溝、草灣3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使全鎮17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全部達到了“六室八有”標準,進一步夯實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基礎,為規范黨內生活制度、提升服務群眾能力創造了良好環境。圍繞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基本理念,以黨建示范群為依托,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進一步拓寬服務群眾能力。完成了八杜等10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12個貧困村實現了標準化衛生室全覆蓋。投資667.9萬元,完成馬關鎮中心等10所幼兒園項目建設,啟動實施小學!氨「挠媱潯,涉及到中心等9所小學校。

  培育富民產業,扶貧互助協會和畜牧產業深度融合。鎮黨委、政府在充分走訪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要想鼓口袋、必先富腦袋”的脫貧思路,依托全縣培育“三大富民產業”有利時機,堅持規模養殖與農戶散養相結合,努力發展壯大以生豬養殖和牛、羊、家禽養殖為主的畜牧養殖業。探索出“支部+互助協會+養殖場+貧困戶”的養殖模式,在黃花村率先試點。依托扶貧互助協會,每戶貸款10000元,用于修建圈舍,支部黨員率先引領帶動養殖,確定了11名黨員和22戶貧困戶,每一名黨員幫帶2戶貧困戶。由宏升養殖場給每戶提供崽豬20頭,農戶負責育肥,養殖場負責提供飼料、防疫和銷售。成豬銷售后,養殖場扣除崽豬成本、飼料和防疫的資金后,每戶養殖戶平均凈收益10000元左右。通過這種模式,有效撬動了扶貧互助資金扶持農村產業的新路子,徹底解決了農戶在增收產業發展中“有想法、無資金”的問題。

  黨建引領項目融合,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按照“支部建設規范、活動場所達標、主導產業突出、示范效應明顯”的要求,圍繞黨建示范群帶“五個一”創建標準,打造石川村縣級黨建示范村。同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引領示范作用,以鎮域總規為指導,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夯實發展基礎。切實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投資2100余萬元,建成易地搬遷住宅52套,到戶45套;扶持瘦牛育肥戶90戶;硬化小巷道1.5萬多平方米,通達工程1.2公里;建成占地3000平米、建筑面積1100平米幼兒園1所。爭取水利專項資金100萬元,砌筑河堤770米。爭取兩個共同項目資金40萬元,治理易地搬遷點洪溝1處,砌筑護坡230米。爭取一事一議獎補資金70余萬元,架設太陽能路燈70盞,硬化小巷道7000余平方米。爭取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資金52.6萬元,打造縣級美麗鄉村示范點。通過不斷完善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優化發展環境,加快脫貧攻堅的步伐。

  以點帶面、點面結合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在西莊村探索試點環境衛生整治新模式,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宣傳力度,開展居民素質教育和群眾自我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從破除陳規陋習做起,樹立良好、文明的社會風尚,形成人人參與,齊抓共管,合力整治環境的良好村風民風。在整治過程中,將全村分為兩個片區10個路段,村書記和主任各包一片區,文書及村小組組長共5人每人包兩個路段,切實發揮群眾主體實行自我管理。每周星期天組織全體村民對各自轄區內的垃圾進行大清掃、大清理、大清運,不留死角,徹底清除面源垃圾。同時,征求群眾意見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加強日常環境衛生管理,建立定期集中打掃、群眾自我管理、交叉檢查、巷道聯潔、協調聯動、黨員帶頭、考評獎懲長效機制, 把熱心公益事業、在群眾中威望高的群眾選聘為監督員,實行“旬檢查、月評比”制度,及時通報村里環境衛生評比情況,點評最清潔路段和最不清潔路段,開展路段及包段戶評比,并督促抓好整改,實現群眾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

攝影相關圖片
煙火人間(二) 麥積山溫泉迎來高鐵旅游團(圖) 因為寶蘭高鐵,她成了網紅(圖) 天水在線乘坐首趟“天水號”側記 煙火人間(一) 王銳等慰問乘坐首趟“天水號”乘 百對新人搭乘“幸福動車”相約在 寶蘭高鐵“天水號”動車首發儀式 天水人的早飯,除了呱呱,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