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張家川縣收看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督察甘肅情況反饋會(圖)
(2017/4/14 15:44:58)  來源:張家川縣新聞中心 作者:蘇曉東  打印本頁

  ▲4月13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組織收看了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甘肅情況反饋會

  ▲張家川縣委書記陳晰,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縣四大組織在家領導,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收看了會議。

  甘肅日報蘭州4月13日訊(記者 徐愛龍)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6年11月30日至12月30日,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對甘肅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今天向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反饋。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馬中平通報督察意見,省委書記林鐸作表態講話,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唐仁健主持反饋會,省政協主席馮健身,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黃潤秋,省委副書記孫偉等出席會議。

  督察認為,2013年以來,甘肅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考察甘肅時提出的“八個著力”戰略要求,積極推進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甘肅省十分重視環保機制建設,先后出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辦法、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等重要文件,不斷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在責任追究方面,針對武威榮華公司環境違法案件、隴星銻業尾砂泄漏事件等,不回避、不護短,對21名領導干部進行約談,對22名干部作出黨紀政紀處理。

  堅持綜合治理、精準施策,實施減排、壓煤、抑塵、控車、增容等鐵腕治污措施,扎實推進蘭州等重點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實施城市網格化管理,將大氣污染治理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敢于動真碰硬,強化督查問責,先后對工作不力的60余個單位和950余人實施效能問責。蘭州市2016年PM10、PM2.5年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5%以上,優良天數增加50天。以較小投入取得顯著環境效益,成為全國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典型。

  加強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組織排查清理違法采礦和建設項目,截至2016年底,對保護區內大部分采礦、探礦項目實施關閉或凍結。積極實施防沙治沙生態建設工程,2010年以來完成封山封沙、育林育草237萬畝,建設封禁圍欄193.7公里,荒漠化、沙漠化面積分別減少38.7萬畝、14.1萬畝。加快石羊河等重點流域治理,干涸半個世紀之久的民勤青土湖形成25.2平方公里水面和106平方公里旱區濕地,局部地下水位得到恢復。實施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規劃,甘南州森林面積凈增134萬畝,草場區域牧草平均蓋度增加12.8%,草原植被綜合蓋度達到96.3%,每年向黃河補水量穩定在約65億立方米。

  甘肅省高度重視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按照邊督邊改要求,認真辦理群眾來電來信舉報案件,并向社會公開。截至2017年2月,督察組交辦的1984件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責令整改1255家,立案處罰661家,拘留32人,約談744人,問責836人。

  督察指出,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重發展、輕保護問題比較突出。在談話和走訪過程中,不少干部反映,重發展、輕保護的問題在甘肅省不同層面、不同領域、不同范圍內依然存在。2013年修訂的《甘肅省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審批管理辦法》,允許在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開采礦產,違背《礦產資源法》《自然保護區條例》上位法的規定,導致部分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采礦問題突出。2011年以來康縣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先后兩次調整范圍,調減面積占保護區總面積50%。白銀市為了支持企業生產,不顧環境風險防范要求,對白銀稀土公司繼續使用已閉庫的2號尾礦庫等違法行為督促整改不力。

  甘肅省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未完成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PM10濃度不降反升。在這種形勢下,省政府雖然于2013年制定《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但推進落實不夠,一直未與各市(州)簽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有關部門也未按省政府要求對各市(州)2014年度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2015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于當年9月才由省大氣污染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各市(州),導致全省大氣治理工作整體較為被動。

  全省《水污染防治2016年度工作方案》于當年11月才印發各地各部門,直到督察進駐甘肅后,才與各市(州)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致使2016年底計劃完成的“全省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8%”“取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的采掘和石油行業建設項目”等目標任務無法落實到位。

  一些部門不作為、亂作為問題突出。列入省政府2014年淘汰任務的白銀佳隆新材料有限公司萃取生產線至今未拆除到位。2013年蘭鑫鋼鐵有限公司未批先建一臺40噸轉爐;甘肅中瑞鋁業有限公司于2014年違法開工建設年產50萬噸電解鋁項目。質監等部門在新增燃煤鍋爐注冊和煤質管控等方面工作不夠嚴實,2014年以來仍違規注冊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912臺。全省仍有404臺每小時20蒸噸以上的燃煤鍋爐未進行提標改造,普遍存在裝備水平低、治污設施運行不穩定、超標排放等問題。

  二是祁連山等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問題嚴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已設置采礦、探礦權144宗,2014年國務院批準調整保護區劃界后,省國土資源廳仍然違法違規在保護區內審批和延續采礦權9宗、探礦權5宗。大規模無序采探礦活動,造成祁連山地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地表塌陷等問題突出。肅南縣凱博煤炭公司馬蹄煤礦位于緩沖區和實驗區,2008年投產以來共形成煤炭堆場10余處,近2平方公里地表植被遭到破壞。肅南縣青羊鐵礦于2014年5月獲得省國土資源廳延續探礦權后,在實驗區內進行探礦活動,破壞植被面積3.34公頃。

  祁連山區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水電開發強度較大,該區域現有水電站150余座,其中42座位于保護區內,帶來的水生態碎片化問題較為突出。僅黑河上游100公里河段上就有8座引水式電站,在設計、建設和運行中對生態流量考慮不足,導致部分河段出現減水甚至斷流現象。大孤山、寺大隆一級水電站設計引水量遠高于所在河流多年平均徑流,寶瓶河水電站未按要求建設保證下泄流量設施。

  2013年以來,全省還有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樣存在非法采礦、水電開發等違法違規問題。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新增違法采、選金礦點6處。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違規新建古坪溝、深溝、韓家溝等3座水電站。甘肅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建有民族山莊和天韻避暑山莊等旅游設施。太統山莊旅游公司于2016年在太統-崆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緩沖區內違規修建旅游設施30余處。

  三是部分地區環境風險和污染問題突出。白銀市涉重金屬企業集中,環境風險問題突出。白銀公司選礦公司2016年曾相繼發生回水管道破裂、選礦礦漿泄露等污染事故。2015年國家下達財政專項資金1.3億元用于治理東大溝重金屬污染和含鉻土壤污染,資金到賬一年有余,但項目至今仍未開工。隴星銻業有限公司至今未按要求建設完成尾礦庫雨污分流工程和排污口在線監測系統。

  全省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滯后,一些城市生活污水直排問題突出,造成部分河流污染嚴重。山丹河流域每天有4萬余噸生活污水直排,2013年以來水質持續為劣Ⅴ類。馬蓮河河道堆存大量生活垃圾,沿線29家工業企業廢水超標排放,水質由2014年的Ⅳ類下降為2016年的劣Ⅴ類。涇河、葫蘆河流域部分重點鄉鎮未建設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直排,葫蘆河水質持續為劣Ⅴ類。祖厲河流域部分生活污水直排,薯香園農業科技公司等淀粉企業生產廢水超標排放,河水污染嚴重。

  督察要求,甘肅省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擺在重要戰略位置,切實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加快推進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做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生態恢復等工作,筑牢生態安全屏障。高度重視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決清退采、探礦項目,切實推進祁連山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快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確保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加大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治。依法依規嚴肅責任追究,對督察中發現的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并按有關規定嚴肅問責。

  督察強調,甘肅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和督察反饋意見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

  林鐸指出,這次環境保護督察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甘肅工作的重視和關心,對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對甘肅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要求,加快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已經起到而且會持續起到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的督察意見,肯定了我省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積極進展,實事求是地指出了環境保護工作推進落實不夠到位、祁連山等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問題依然嚴重、部分地區環境風險和污染問題突出等方面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針對性很強的意見建議,省委省政府完全同意、誠懇接受,照單全收、堅決整改,確保中央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在我省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林鐸強調,要提升政治站位,切實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站在增強“四個意識”、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高度,認識和看待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重要戰略位置,把環境保護工作作為事關全局和長遠的大事來抓,從嚴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大力實施重大生態工程,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西部生態安全屏障。要堅決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全面完成各項環保督察整改任務。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細化整改內容、整改措施、整改時限,明確責任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員,特別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建立整改臺賬,切實將整改任務分解落實到省級領導干部、相關職能部門和有關地區,把整改責任及時有效傳導到位;從嚴把握整改的時序和節奏,堅持掛賬督辦、跟蹤問效,動真碰硬、堅決整改,做到落實到位一個、驗收銷號一個,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要堅持標本兼治,加快建立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圍繞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的主要問題,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綜合施策,結合貫徹中央關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各項決策部署,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長效機制,深入實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加強祁連山等自然保護區保護和管理,大力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積極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要加強組織領導和保障,有效履行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嚴格履行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完善“定人、定責、履責、問責”的環境監管網格化體系,調動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努力開創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以綠色發展的新成效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唐仁健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環境保護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提高站位,樹牢五大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發展理念,增強“四個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全面抓好整改落實。要抓緊制定出臺整改方案和問題整改措施清單,逐條研究整改,逐項對賬銷號,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要全面壓實領導責任、崗位責任、企業責任,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對整改工作不力、整改效果達不到要求的嚴肅問責。要把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與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祁連山生態保護專項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結合起來,與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結合起來,著眼長遠,舉一反三,深挖環境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研究解決共性問題,切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時作出的“八個著力”的重要指示精神,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向黨中央、國務院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將按有關規定移交甘肅省委、省政府處理。

攝影相關圖片
聚焦即將消失的鄉村記憶(圖) 煙鋪櫻桃花開朵朵(圖) 清水燴牛肉(圖) 伯陽鎮“十里桃花”(圖) 天水有個“杏花村”(圖) 清水扁食(圖) 天水白娃娃王姜樂被(圖) 木雕(圖) 雙玉蘭堂的千年玉蘭(圖)